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广东发布富二代调查报告 省工商联建议政府轮训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一个时间

    未来5至10年将是我省非公有制企业主交接班的关键时期,计划由子女接班的达30.5%

    一个担忧

    62%的企业主对接班人问题最忧虑的是“企业主子女自身能力不足,尚需教育培养”

    一个建议

    用3-5年左右时间,对“富二代”分期分批进行轮训,并将培训经历作为其政治安排的重要条件

    2009年,备受争议的“富二代”走进公众的视野。

    一方面,“富二代”纠缠在诸如“炫富”、“飙车案”、“校园选妻”等负面新闻里;另一方面,江苏、浙江等地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富二代”的做法,更激起了舆论争辩。

    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省份,广东民营经济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2%,应该怎样对待“富二代”问题?

    2010年全省“两会”前夕,省工商联向南方日报独家发布广东首份“富二代”调查报告称,未来5至10年将是我省非公有制企业主交接班的关键时期,计划由子女接班的达30.5%,建议政府可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和高等院校,对“富二代”分期分批进行轮训。

    政府是否应该培训“富二代”?

    广东该不该组织培训“富二代”?政府组织培训是不是“媚富”?社会应该如何全面评价“富二代”?这一话题已经引起代表委员的关注,本报将持续追踪报道。

    请您登录南方报网论坛bbs.nfdaily.cn发表高见,你的观点有机会亮相南方日报,与广东“两会”代表委员一起热议,一起参政议政吧。

    “富二代”行不行?

    四成有出国留学经历

    去年底,省工商联对有代表性的企业主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就广东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后备队伍情况进行分析。

    受访的私营企业主平均年龄为63岁,中位数为44岁。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有部分已到退休年龄。问卷调查显示,计划由子女接班的达30.5%,未来5至10年将是我省非公有制企业交接班的关键时期。

目前广东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大致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国家或省百强民营企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接班人选。与先辈不同的是,他们大都拥有大学学历。此次调研统计,第二代中有出国留学经历的达40%。这使他们有机会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基础和广阔的视野,接触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从而有可能在事业上超越父辈。

    二是新兴行业、高科技行业等科技型、成长比较快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年龄在40岁以下,大学以上文化,政治素质高、经营管理能力强、有一定理论素养、社会形象好,有较大发展潜力。

    “富二代”怎么接班?

    “潮人”多,不太愿意守旧业

    广东省“民营企业家二代”接班整体尚未形成规模,所调查企业主的子女已担任高层管理职位的有21%,已由子女接班负责管理的有12.6%。

    与经济上接班相呼应的,少数在政治上也随之“接班”。调查中,接班子女已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职务的有4%。

    调研发现一种有意思的情况:部分私营企业主第二代接触大量新潮事物,不愿过早进入家族企业,不愿意回到家乡,而希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荡。

    他们对父母从事的传统产业不感兴趣,或认为传统产业太辛苦,希望搞创意产业。调研统计,在企业主二代中,由父母出资另外创业的达13.4%。

    与父辈相比,他们的成长备受呵护,理论多而经验少,普遍缺少吃苦精神,闯劲不足,经不起挫折和考验等。

    但是,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灵活的头脑和现代化管理理念,是他们不同于父辈的最明显特征。

    “富爸爸”怎么想

    六成担心子女能力不足

    调查显示,62%的企业主对接班人问题最忧虑的是“企业主子女自身能力不足,尚需教育培养”,51%的担心“企业主子女无意继承,或自行创业、或另选职业”。

    私营企业主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安排子女上条件相对优越的学校,或者送到国外留学。

    第二代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类是大部分私营企业主刻意让子女进入家族企业高层,或由低层开始锻炼。有的刚刚大学毕业,就已安排接班准备。还有一些在校期间就到家族企业就职。数据显示,企业主希望将来子女接班的达62%。

下一页
本文共 2 页,第  [1]  [2]  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北京将发展定位瞄准“世界城市”
下一篇:专家谈“公积金看病”:完善社保体系为治本之策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技术创新]北京电信3G手机上网增30元包500MB套餐
[政策法规]海南经济特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政策法规]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
[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外交人员法
[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国税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国税局]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国税局]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部分条款的决
[经济动态]内蒙古发生烟花爆炸 至少3人死亡
[经济动态]地方GDP总和再超全国 统计局将提统一核
[经济动态]县级驻京办半年内撤销 市级经批准可保留
[经济动态]机动车征环境税又是突然“胎动”
[经济动态]推进上市 农行两千支行或变村镇银行
[经济动态]中国西电上市首日破发 成IPO重启后首例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