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在许多农村,垃圾越积越多,在河流上漂浮,臭气熏天。
近年来,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生活环境却不容乐观,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垃圾越积越多,无法处理。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垃圾还出现了毒害化的新趋势。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用膜、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的混合体。同时,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软肋。这一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在机制和体制上解决问题。
农村垃圾触目惊心
半月谈记者 齐海山 苏万明 王飞航
农村垃圾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半月谈记者前不久奔赴吉林、山西、山东等地采访调研,所见所闻,发人深省。

资料图片:在许多农村,垃圾越积越多,在河流上漂浮,臭气熏天。
农民讲述:“这样的环境咋住人呀?”
吉林省榆树市王家村的李玉感觉很庆幸,因为她能离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家到城里居住,终于脱离了那个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环境。“我家前面的河沟1980年以前还有鱼呢,没想到现在变成了城市排污沟,住在沟边的农户也把自己家的生活垃圾往沟里倒。这条河沟的水一年到头黑乎乎的,恶臭难闻,这样的环境咋住人呀?”
60岁的李玉在王家村生活了近40年。她明显地感觉到,如今农民是越来越富,但农村环境却越来越差。
“从大家扔的垃圾就能看出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在一天天变好,但是总不能腰包鼓起来了,却生活在垃圾堆里吧。”李玉说,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备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可好,种田都用化肥了,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了,垃圾就越积越多。
记者在王家村看到,家家门前都有个垃圾堆,垃圾堆里瓶瓶罐罐都有,随意地堆放着。“垃圾堆不但占地面积大,而且容易滋生蚊蝇,特别是在雨季,污水到处乱流,污染严重。”李玉说。
记者也注意到,王家村的垃圾成分复杂,除传统的厨房垃圾外,金属、塑料、纸板等包装废弃物明显增加。建房、装修、旧村改造等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废旧电器、光盘等电子垃圾也为数不少。一些明显的有毒有害垃圾,如农药瓶、废旧电池以及打吊瓶剩下的医疗废弃物也在其中。
在李玉家门前,常年流淌着黑色的污水。记者看到,靠近水沟的家庭把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倾倒在这个沟里,沟里漂浮着塑料袋、泡沫板甚至还有小动物的尸体等,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而且还威胁着村民的身体健康。
“这些垃圾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要么倒在沟里,要么越堆越多,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夏天,臭气熏天,蚊蝇飞舞,居住环境真是太糟糕了。”李玉无奈地说。
记者见闻:难寻洁净乡村
被垃圾问题困扰的已经不是个别村庄。
记者在山西省运城、吕梁、大同等地农村采访发现,除一些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进行垃圾处理外,大部分村镇垃圾处于乱堆乱放状态,沟渠河道垃圾淤塞,道路两旁垃圾成山,废弃塑料袋四处乱飞等现象随处可见。
地处吕梁山深处的山西省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记者近日在该县采访时,基层群众反映,现在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大,配套设施以及垃圾清运人员缺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大问题。
在临县的几个村庄里,经常可以看到村头巷尾出现了成堆的一次性食品袋,各式零食包装掺杂其中;一阵风吹过,垃圾袋满天飞,树梢上挂着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随风飘舞。村民们反映,他们经常会在田间地头刨出玻璃片、橡胶制品等垃圾。
在山西省岚县王狮乡石桥村,记者看到一位村民正在往路边的沟里倾倒垃圾,“哗啦”一声,玻璃、剩饭以及各式塑料包装袋撒了一地,惊起苍蝇无数。当记者上前问为什么把垃圾倒在路旁时,该村民说:“不倒在这里倒在哪里?没有地方。再说了,人们都是往这里倒。”
岚县政府的一位干部说:“不少群众反映,农村生活垃圾长期堆积无人处理,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头疼的问题。在山区,村民可以用垃圾填沟;在平原,垃圾就只能堆到村边,这就造成了垃圾围村的现象。”
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农村,记者看到的情况同样如此。
7月初的一个中午,烈日当空,茌平县红庙村村东头,西瓜皮、烂菜蔬、鸡蛋壳、塑料袋等各式垃圾成堆,污水横溢,馊臭难闻,苍蝇乱飞;垃圾堆旁一条黑水沟里,孑孓密密麻麻地挂在水面上。
水塘成为红庙村村民倾倒垃圾的地方。红庙村里至少有两个水塘。水塘边,红红绿绿的食品包装袋,各式各样的塑料兜,还有鸡蛋壳、酒瓶子、家禽或其他小动物的尸体等直逼水面,塘中的死水泛着可怕的绿色。
多位村民反映,二三十年前,这些池塘可是孩子们戏水度夏的好地方。那时候,一到夏天,池塘里蓄满了水,波光粼粼、清澈喜人。“现在谁还敢下去啊。”村民张立祥说。
此外,红庙村树林子、干涸的沟渠、低洼的土坑都被村民排上了用场。“哪里方便就往哪里倒呗。”一村民无奈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