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两会家国民生:点击“用工荒”背后的三大关键词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03日 双击滚屏

(两会家国民生)产业升级、“人口红利”消失、保障缺失
——点击“用工荒”背后的关键词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广州市制衣行业最为集中的鹭江村地区,各个工厂在村里人流较旺的街道“抢人”(2月17日摄)。今年春节过后,我国华南地区“用工荒”的声音再度出现;与往年不同的是,中西部地区这次也加入了“农民工抢夺战”。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雷敏、王希、李延霞)今年春节过后,“用工荒”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的“用工荒”比往年来得早、来得猛,而且蔓延到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安徽、河南等地。频繁出现的“用工荒”现象究竟因何而起?背后有哪些深层次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对此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一:产业转型升级

    [现象]“用工荒”现象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出现。今年,中西部地区加入农民工抢夺战。许多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春节后纷纷采取鼓励措施留工于当地。

    [点评]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中国不断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推动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这些政策让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2010年各地农民工工资平均上涨了20%左右,在这一背景下,沿海许多中小企业承受不了成本的上升,有的转型升级,有的向中西部转移,这样就导致中西部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这是一件好事,劳动力工资会在这种“争夺”中逐渐上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景天魁认为,“用工荒”现象不仅仅是就业问题,还与产业升级转型有关,应加快产业升级以解决“用工荒”。

    “一方面,企业和政府要想办法大量地组织农民工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要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处于低端产业的企业转型升级,减少对劳动力成本的依赖。”景天魁委员说。

    关键词二:“人口红利”消失

    [争议]“用工荒”到底是全面爆发还是结构性短缺,“用工荒”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红利”开始消失?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王名认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比重增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当初预想的提前到来。

    蔡昉代表的研究显示,在长期的低生育水平下,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发生变化。2013年至2015年左右,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将接近顶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也将接近尾声,“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代表也认为,“用工荒”现象意味着长期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人口红利”行将消失,中国将进入劳动力成本攀高的时代,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维系。

    “中国经济必须进行一场‘重生’,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把传统制造业改造为先进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样不仅能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而且能实现充分就业。”艾洪德说。

     关键词三:社会保障缺失

    [现象]眼下,随着新一代农民工成为打工者主体,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高强度、低工资、无保障的工作再也难以吸引越来越城市化的“新生代农民工”。

    [点评]蔡昉代表分析说,社会保障缺失使“用工荒”加剧。农民工供给以中西部农村为主,而需求在东部沿海城市,两地在社会保障、工资待遇、户籍管理等方面难以对接,再加上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民工外出意愿下降,以及城市生活的成本与压力越来越大,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的低廉工资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蔡昉认为,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城市的承载能力在逐步提高,应该从“十二五”时期开始起步,逐步解决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市民化问题。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新诉求和新问题要给予特殊的关注。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广州财政局长否认负债2100亿办亚运 债务属纯公益性
下一篇:陕西首次公布年度环保目标“数字清单”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最新更新
[技术创新]中国研发成功金枪鱼冷藏保鲜技术 
[技术创新]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成功研发出以煤为原料
[技术创新]国防科大突破中低速磁浮交通核心技术
[时政要闻]听,中国奋进的足音 
[时政要闻]新生代农民工不以挣钱为唯一目的 重视舒
[时政要闻]国土部:1000万套保障房供地不成问题 继
[时政要闻]中国进入“两会时间” 华媒展望高层施政
[时政要闻]郑州出台更严限购令 已有2套房的本地人
[时政要闻]杨善洲先进事迹报告会感动京沪苏鲁豫广
[时政要闻]宁夏广辟渠道助推残疾人就业 
[时政要闻]全国两会拉开帷幕 有多少梦想成了真?
[时政要闻]中国通过干部因公出国信息公开办法
[时政要闻]张春贤微博引上万粉丝 坦言长时间写“有
[时政要闻]“幸福指数”:政府执政新追求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