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四川通江:还会有多少人命丧“史上最牛烂尾桥”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沙溪大桥上依然有村民行走。本报记者 庄庆鸿摄

四川巴中山区的清晨,天刚擦黑,小学四年级的李军昌打着手电,去河对面的学校上早自习。他的近视眼弟弟走得慢,走在后面,看到哥哥钻过了桥头的墙洞。然而,等他钻过墙洞,发现只有他一个人站在大桥上。

桥上已没有了哥哥的身影。他喊哥哥,无人应答,只有河水声。

四周漆黑,这个惊慌的9岁孩子开始拿手电筒到处照,他无意往桥下一照,才模糊看到了哥哥李军昌的衣服。

这一天是2003年10月16日。小名“凤强仔”的孩子,那年春天刚满10岁,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沙溪大桥上逝去的第一个生命。

“最牛烂尾桥”

“当时凤强仔的弟弟马上跑去喊大人,最先赶到的家长以为是自己家的孩子,扛起来就往医院跑,到了才发现是凤强仔。”李军昌的家人说。

当时沙溪镇有电话的人家非常少,孩子第二次去喊人,在家的父亲李新柱和亲戚才赶到医院。当时,垂危的孩子睁眼看了亲人三次。

“小孩就是额头正中一块青,头上有血流下来,没有大的出血外伤,只是内脏都伤了。十多分钟后,医生就说没得救了。”李家人说。

父母将孩子的遗体放在乡政府前“讨说法”,政府最终给了2000元丧葬费。

除“凤强仔”外,还有两名成人从桥上摔下,其中一名叫李新安的死亡。

李新安是在2009年3月骑摩托车过桥的,跟在他后面的摩托车司机眼睁睁看着他刚骑上桥沿,就栽下去了。

“车上捆包的绳子散了,两袋谷子还落在桥上,人栽到下面只剩一口气了。当时我们拿一块门板把他放上去,抬到卫生院后,就抢救不过来了。”目击事故的当地居民李施龙(化名)说。

李新安家人也把遗体抬到镇政府去。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说:“当时姓潘的镇长和姓刘的书记都到了,领导问他们啥子意思,他们就说:没啥子意思,人是从危桥上摔下去的,看你们政府咋考虑?潘镇长先说了声对不起,然后‘反给了一巴掌’说:‘哪个叫你们走那个桥?’”

最后,政府给了李新安家属5000元丧葬费。

“我反过来说,不是李新安一个人过那个桥,整个镇的人都要过那座桥。你们当领导的,当初就应该把护栏建好,不然过人过车都不安全。沙溪人民全区集资修的桥,不能过人,这座桥修来做啥子?”李施龙说。

网上有人将沙溪大桥称为“最牛烂尾桥”。

网民发帖说:“记得当时笔者在读小学时,就在修建这座大桥,那时以这桥为荣,还特意去桥上留了一张影。它本来应该为沙溪人民的出行带来莫大的便利;是三个乡镇居民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它应该是为了沙溪河发大水时为人民的生命财产更安全而发挥作用。

“现在,危桥还在!施工队早走了,当年主管施工招标的政府负责人也走了,可是那桥还在,人们对大桥竣工的期盼还在。桥,还是那座危桥!它还默默地跨越在沙溪河上。它正在默默地诉说着一个个饱含无奈和辛酸的故事!”

“现在桥对面的乡村公路都修好了,唯独一座‘丑陋’的桥横在中间,开摩托的人为了节省时间,都是从这个危桥上通过。泣政府来管管!生命诚可贵,在危桥面前却如此脆弱。”网帖最后说。

国家级贫困县:老百姓集资“修得”烂尾桥

中国青年报记者到达沙溪河边,看到这座只剩桥基的“交通要道”。将近200多米长的桥上,平坦的地方只有两侧20多厘米宽的石头边沿,没有护栏,走在上面往旁边一看,就是落差近30米的沙溪河水。

桥的一头多年立有一块石碑,另一头有一堵墙。墙上有红颜料涂刷的告示:“沙溪大桥,专家鉴定为‘危桥’,严禁人车通行。政府多次封堵都被人为破坏。再次警示,禁止人车通行。”告示落款为“通江县沙溪镇人民政府,2008年10月30日”。

但这堵墙上现在已经被打出了一个一人高的破洞。记者在桥边期间,陆续有不少背着竹篓的老人、半大的孩子、骑摩托车的男人们,钻过洞口,行走在桥沿上。没有人看政府的告示。

“我就想问政府几位领导,你们考虑没考虑,沙溪镇包括河对面还有两个乡,这些村上,老百姓不过这个桥咋办?”李施龙说。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座桥已在镇中心“危桥”了13年。

桥边一位背竹篓的妇女说:“这桥刚修时,我孩子还在上幼儿班,后来他上学天天要过这个危桥,我不放心,都经常跟着。老百姓也商量要放个渡船拉过去,洪水多又不安全。现在我孩子都20岁了,这大桥还是这样!”

现任沙溪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副主席的杜福兴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沙溪大桥是约1992年开始修建,1995年通车,两年后被鉴定为危桥。

据镇上居民回忆,桥刚修好时“很长很平很干净”,桥栏杆自不必说,每天晚上都亮路灯。

杜副主席介绍,1997年通江县的另一座桥出现垮塌,于是政府就对全镇近两年内修建的桥梁进行大检查。“专家来了一查,发现沙溪大桥一侧的桥拱下陷了20多厘米,大车驶过的时候,整个桥都在振动,于是就拆除了栏杆和桥面。”

李新安跌下桥后时,家属在政府门前问:“你建桥给老百姓造福的,怎么搞成危桥了?谁的责任?”

对这个问题,杜副主席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他当时还未在任,实在不太清楚。据记者了解,当时沙溪区领导是区委书记何光睩、区长姜显贵。

更“神奇”的是,修这座“危桥”花的是群众集资的钱。

该桥由政府出资和6个乡的群众集资修建。六乡分别是当时的沙溪乡、文胜乡、板凳乡、盐井乡、梁凤垭乡、胜利乡,共计4万群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均50元、100元,甚至有捐200元、300元的。而农村户口的,20元、30元、50元都有,有的白发老人出的是5元。

“人均估计20元,就是共80万元。”杜副主席说。

至今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下属的沙溪镇,目前人均年收入约1200元,农业收入只占四成。而回溯集资当时,老百姓的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

老百姓日子都这么紧,为什么还非要修这个桥?

桥的位置解答了一切疑问。一端桥头正对沙溪小学,附近有镇上的中学、医院、法院及政府机构。骑摩托的沙溪镇人从沙溪大桥上走,马上就能到对岸,否则必须走三座桥,会绕30分钟的路。

这也导致了“政府盖墙百姓拆”的怪事一再发生。政府在桥头修建了一堵10多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之后男人们不惜搭了梯子,从上面翻过来,还是走危桥。几年前,大量学生要去学校考试,稍远的桥都被水淹没,焦急的人们终于合力把墙打穿了。

当地居民介绍,桥这边的房价每平方米700元、800元,而对岸房价只有500元、600元。“这个桥要是弄好了,就不存在这些问题。桥通了能给沙溪人民带来好多发展。”

“沙溪的老百姓都想修这个桥啊,如果修起来,老百姓集资都愿意啊!”李施龙说。

下一页
本文共 2 页,第  [1]  [2]  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压力感堪称“世界级”的民企老板们
下一篇:中国今年启动报刊分类改革 同步施行报刊退出机制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
[政策法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治理规范经营服务性
[经济动态]中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
[经济动态]广东雨灾车险1.2万件估损金额过亿元
[经济动态]冰岛火山灰割断西南欧航线 戛纳电影节或
[经济动态]安徽亳州民政局私改用途 公益性用地建商
[经济动态]银行40%新增贷款流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经济动态]发改委:今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有望
[经济动态]央行10日起第三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
[经济动态]楼市降温催冷钢铁家居等上下游产业
[经济动态]海航地方攻略再下一城 首都航空多重角色
[经济动态]季初效应显现 4月新增信贷或达6500亿
[经济动态]矿难缘何频发 安监高官坦言下手不狠
[经济动态]三大粮油央企合并方案上报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