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很多人看来,村干部不算什么“官”,他们的身份仍是农民。然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作为政治体制谱系的“神经末梢”,其地位和作用非常关键——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央方针政策的实施效果。但是目前村干部中存在待遇偏低、工作缺乏积极性等现象。此外,一些地方也发生村干部腐败的问题。面对上述现象和问题,该如何加大对基层的扶持力度,各地又该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权力的监管?
村干部,日趋重要的群体
聚焦村干部现状:“风光”不再困惑增多
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着眼,农村基层政权和广大农村干部地位的确认和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着基层组织职能的正常发挥,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着广大基层农村的稳定。我们在调研中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亟须科学解答、切实予以解决。
理解乡村干部:权小责大,乡镇干部倍感压力
几千元一年的工资,要管鸡毛蒜皮的事;没有管事的权力,却要担出事的责任。有的人争着挤进干部队伍,哪怕是个“村官”;有的“在位”乡村干部则对自己的工作大倒苦水。
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赣湘鲁晋皖多地调研,由于待遇低下,一些村干部缺乏工作热情,村班子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由于权小责大,乡镇干部倍感压力。
多位受访的基层干部希望外界多给予他们一些理解和宽容,并呼吁上级政府重视前述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