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省部级干部频繁调动 专家:体现干部任免制度常规化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21日 双击滚屏
      “十二五”改革任务很重,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一系列部署能否实现取决于干部队伍。

  专家认为,在攻坚的关键阶段经常有人事变动,显示出更加强烈的干部任免制度化的倾向。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央和地方局级干部互相调动,实际上就是使年轻的干部都有实际的管理经验来保障干部人才后备队伍的建设,使干部真正能够掌握大局。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要求,“十一五”成果的巩固和“十二五”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由有执行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来贯彻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闭幕。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提高干部执政水平离不开干部用人新举措。

  今年以来,地方省级党政一把手密集调整,之后,中央对多省(市、自治区)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此外,本月14日来自5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的干部走向地方新的岗位。如此规模的干部调整,被认为体现了国家在未来用人理念的新趋向。

  “"十七大"以后,干部人事调整就开始了,而近期频繁的干部人事调动和用人新举措,主要是为"十二五"做人事储备,也是为"十八大"培养后备力量。”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重视干部基层经验、突破体制藩篱是此轮人事调整的主要特点。

  “"十二五"改革任务很重,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一系列部署能否实现就取决于干部队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汪玉凯说。

  这次交流任职的正局级干部基本上都是副部级干部的候选人,这说明今后国家在选择高级干部时,更重视候选者的实践经验,将来的官员将不再重复“从书本到书本,从机关到机关”老路线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对考生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不同,且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提高了。”在北京某高校担任辅导员的张老师对记者说,国家公务员考试对于报考者基层经历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了。

  今年10月13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公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据相关人士透露,2011年国考确实对基层工作经历提高了门槛,在起止时间的界定上,全面启用新规,即工作经历截止时间算至2010年10月15日。而根据往年的公告和指南,考生只要在次年7月前满足最低工作年限条件,即能顺利通过资格审查。这就意味着,考生在报名时,实际已经在基层工作超过两年。

  对于这样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教授莫纪宏认为,整个干部人事建设的政策从公务员的录用之初,就开始更加重视基层经验,“因为管理者首先必须熟悉被管理者的情况,这样才能够根据实际的要求来更好地行使管理的职权”。

      事实上,对于基层经验的重视早已在中国的干部任用中“普及”开来。

  今年8月初,中组部试点实行新的司局级官员任用制度,明确表示将从中央和国家机关选调一批正局级干部任职地方副市长或副书记。

  有评论说,中组部酝酿此举是一次“试水”和“前奏”,表明国内干部交流工作正在提速。

  据了解,今年中组部选派到地方去任职的官员名额是60个,目前中央直属机关的司局级官员大约有2000人,选派60名大约占5%。而有参与政策制定的专家透露,今年只是试点,以后还会不断增加,每年不少于120名。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干部“空降”变“挂职”为“任职”,切合了《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的干部培养目标。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字之变,内涵却大不同。

  据了解,干部挂职制度在我国已走过20多个春秋,目前挂职通常有4种形式:一是到下级机关挂职,即“下挂”,最为典型的是通常所谓的基层锻炼;二是到上级机关乃至中央国家机关挂职,即“上挂”;三是到其他地区的机关挂职;四是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挂职。

  但是,以往的下派挂职一般担任实职居多,而去异地挂职和“上挂”绝大多数都是出任虚职,挂职干部人事关系还留在原单位,挂职只是暂时的。甚至有专家直言,“挂职干部大都只任虚职,时间又短,很容易成为官员捞取政治资本的一个手段”。

  “以往的挂职,干部下基层后没有实权,下派的领导权力易被架空,无法融进基层领导圈,易被孤立,干不了实事,了解不了真实情况。”林喆告诉记者,此次“空降”干部是任“实”职,“更有利于干部的成长、整个地方领导班子的更新,甚至有助于破除当地宗派势力”。

  另外,记者注意到,此次参加交流任职干部的平均年龄为46.5岁,年龄最小的41岁,中青年干部是主体。

  “"空降"地方的这批干部有3大特点:第一,年轻化;第二,高学历;第三,大部分有基层的实践经验,但是基层工作经验不足。”林喆说。

  对此,莫纪宏认为,这次交流任职的正局级干部基本上都是副部级干部的候选人,这说明今后国家在选择高级干部时,更重视候选者的实践经验,将来的官员将不再重复“从书本到书本,从机关到机关”老路线。

  “这也是贯彻了今年5月份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浦东干部学院讲话时指出的领导干部要从基层来到基层去的理念。”莫纪宏说。

  此外,据公开资料显示,此次试点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突出中央和地方的交流,“去地方一个,就从地方上补充上来一个”。相关人士认为,中央和地方干部的两相互补,这样的交流可以从总体上“优化干部队伍”。

  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要求,“十一五”成果的巩固和“十二五”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由有执行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来贯彻。干部用人新理念更多的是关注扎实为民服务精神的重要性和官员自身能力的结合

  在过去数月里,我国干部在省部级岗位上的调整同样频繁。

  究其缘由,林喆认为,此类干部频繁调整是为了避免同一干部在一个岗位上任职过久而形成宗派主义小团体,“而干部的定期调动则可以有效地避免干部结成排外的利益网络”。

  此外,据了解,按照中国省部级正职官员65岁退休的规定,目前在地方省市区担任正职的官员很大一部分将从现在起到2012年前后卸任。

  莫纪宏认为,现在官员年龄这条杠执行得非常严格,58岁以上的干部就不太考虑升迁了,这意味着中国今后几年将开始大规模“新陈代谢”。在这样的背景下,1949年后出生的“共和国一代”干部已经进入正部级的序列。

  今年6月,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免去李学举的民政部部长职务,任命李立国为民政部部长。

  “民政部前部长李学举65岁了,他就结束了7年的民政部部长任期,由以前担任常务副部长的李立国担任。李立国出生于1953年,相对年轻很多。”杨建顺分析说,部长退任以后由常务副部长来继任这体现了干部任免制度的常规化。

  “干部任免制度的常规化跟李源潮部长最近一直讲到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理念相一致,在攻坚的关键阶段经常有人事变动,显示出更加强烈的干部任免制度化的倾向,这是一个可喜的景象。”杨建顺说。

  “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特别是对中高级干部,必须要有几个地方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掌握大局。包括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央和地方局级干部互相调动,实际上就是使年轻的干部都有实际的管理经验来保障干部人才后备队伍的建设,使主要干部真正能够掌握大局。”莫纪宏说。

  “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要求,"十一五"成果的巩固和"十二五"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由有执行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来贯彻。干部用人新理念更多的是关注扎实为民服务精神的重要性和官员自身能力的结合。”杨建顺总结说。(记者任雪实习生焦小超)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乡镇干部为啥“苦”? 权力有限责任无法推卸
下一篇:不要把接访办成领导的定期心理门诊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2010年1-7月份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表
[发改委]杜鹰同志出席生态补偿立法与流域生态补
[发改委]上海降低宽带上网资费 
[技术创新]电子书市场群雄逐鹿 产业意见出台规制“
[技术创新]英国加大技术创新投资 未来4年投2亿建创
[技术创新]专家解读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 或进驻女性
[技术创新]中国首枚自主研发税控加油机控制芯片研
[创业指南]年薪40万!单位伸“橄榄枝”引来6000名
[创业指南]调查:74.4%的人期待将师德列入教师绩效
[财经新闻]李旭利离职内幕:据称证监会被提请深查
[财经新闻]银行13年后重返证交所债市 或为小QFII、
[财经新闻]安邦沁阳私制假保单316份 多省分支机构
[财经新闻]上市公司三季报大摆乌龙 多家公司克隆去
[财经新闻]丰田金融贿赂案听证会争论或难触行业潜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