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日的2009“陆家嘴论坛”于5月16日在上海闭幕。本次论坛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为了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纷纷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周小川:
金融中心受创大,受益极大
作为本次全体大会首个登台演讲的领导人,周小川将演讲主旨直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他认为,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金融中心可能遭受的打击比较大,但总体而言,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金融创新,以及迎接全球化和科技金融的迅速发展是受益极大的。对此,周小川提出了发展金融中心的5点建议。
第一,要紧紧跟随金融业务的网络化发展。周小川表示,“我们可能不仅仅需要参照几十年、几百年形成的金融中心所具有的特点,也要参照当前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然后需要更好地想清楚,究竟将来金融中心聚集的是哪些最关键的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第二,中国的金融中心必须侧重于向国际化发展,要形成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才能够站得住脚。“在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时候,国际化、对外开放这还是根本的宗旨,如果不能在这方面迈出重要的步伐,路途可能就不见得走得那么顺当了,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第三,周小川认为,一个地区的国际性金融中心的优势是有限的,但我国有两个重要的优势:一是香港,二是上海。“在上海金融市场和香港金融市场之间如何能够更好的加以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个题目如果解决得好的话,那么,可能发展得更加顺利,步伐也可以迈得更大。”
第四,我国有条件加快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周小川认为,“上海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来讲,是一个投资者相对集聚的地方,这对形成金融中心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健全和改进法律体系、会计准则、科技准则、公司治理准则等。“在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时需要不断地明确和改进我们的游戏规则,但主要来说,我们还要看参与者接受的程度,而不是制造规则的人坐在屋子里就可以做出最好的规则。”
刘明康:
敢为人先 方能脱颖而出
在刘明康提出的推进上海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能力建设三大战略重点中,第一条便是与时俱进地实施重组的战略。刘明康提出,战略重组主要是包括围绕业务组合的优化来实施重组、围绕生产率的提高实施重组、围绕形成协同效应实施重组。第二,与时俱进地实施简约化战略。刘明康认为这方面主要要抓住3个重点:一是组织机构小型化,二是经营模式简洁化,三是产品服务的专业化。第三,与时俱进地实施创新战略。刘明康认为,所有金融机构都面临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问题;所有金融机构都要在风险价格大幅度调整当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既要找准发展的地域重点,又要找准发展的行业重点,还要找准发展的客户重点;所有金融机构都要加强风险管理的创新。
联系到上海,刘明康指出,“第一,上海的金融机构要迎难而上,做到增强人与IT信息之间的联系。其次,就是要减少风险承担者和控制者之间的分离度。第三,要建立基于机构内部价值链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文化。”
“上海的金融机构要想脱颖而出,首先在这些方面都要敢为人先。”刘明康表示。
尚福林:
完善市场机制重要迫切
“截至今年3月底,沪深股市总市值是16.1万亿元,已经成为全球市值第三大的市场。上证所的市值也已经是排在纽约市场、纳斯达克、东京市场之后的第四位。”在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发言中,这些数据令人振奋。
然而,尽管看到了成绩,但尚福林仍然表示,“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了放任自流的市场体系的缺陷。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没有发生变化。加强改革创新,完善我国市场机制仍然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尚福林表示,下一步要完善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进一步鼓励和规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坚持市场化导向,逐步完善新股价格形成和股票发行机制;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推进证券期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快创业板市场设立步伐,抓紧完善市场制度建设,加强市场宣传、投资者教育与服务,保障创业板顺利启动、平稳运行;完善中小企业板各项制度,支持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新融资方式;推动股市与债市协调发展;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增加并购重组制度的灵活性,提高重组效率。
“这次金融危机对很多金融产品创新提出了挑战,我们现在感觉推出一些产品创新有逆市推出的感觉,因为大家现在都比较保守,但是我们认为,中国市场需要创新,需要通过创新来提高市场的效率。”尚福林说。
吴定富:
“两个中心”保险业大有可为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保险业大有可为。”对于保险业参与上海经济社会建设以及保险业的发展,吴定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保险业大有可为。一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二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业管理和后援的服务中心。三是在上海稳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的试点。
第二,保险业可以在服务上海现代国际大都市当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要服务上海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二是保险业要服务上海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次国务院19号文件同意上海适时开展个人税收养老保险产品试点,这不仅有利于加快上海商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完善上海社会保障体系,而且对我国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三是要服务上海的经济建设。在前一个时期保险投资基础设施试点当中,保险资金已经投资了上海世博园区等项目。
“上海保险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来源于上海经济快速发展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来源于上海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中日益丰富的保险需求。”吴定富指出,“如果上海能够培育出几家世界500强的保险公司,那么上海保险业就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巨大的发展,上海保险业就能够对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