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中国网事:“金钥匙”如何打开农民四把“心锁”?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09日 双击滚屏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是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村民在温室大棚里育苗(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 “金钥匙”如何打开农民四把“心锁”?——网友与代表委员围绕“十二五”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对话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而“长久不变”、“确权颁证”、“自愿流转”、“占有收益”等涉及农村土地改革的关键词也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新一轮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被誉为农民增收、农业稳定的“金钥匙”。但这把“金钥匙”如何打开农民围绕“地权如何确,权益怎样保”产生的四把“心锁”,一些网友在网络论坛上展开热议。针对网友观点,一些代表委员在审议审查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时也进行了回应。

“心锁”一:长久不变,多久是“长久”?

【纲要草案关键语】“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网友疑问】新浪网友“大嘴猴”发帖说,“长久”到底是“多久”?如果不能尽早地说明,可能会留下矛盾和隐患。

【代表委员回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华福周说,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期限问题,不仅涉及到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贯彻实施,也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明确长久不变就是要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直接提升土地的价值,这有利于调动农民对耕地、农业投入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自主权。

【会外连线】四川省双流县瓦窑村是全国第一个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地方。该村村民卢登万对记者说:“以前土地承包有期限,谁家添置人口了,一两年还得重新分一次田、分一次地,谁都不愿意在承包地里下功夫,大投入。现在就不同了,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让我们吃了一个定心丸,可以更加安心、放心地流转自己的土地或加大投入了。”

【记者点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可见,在不改变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增加农业收入、保护农民权益,就应该是改革尝试的方向。既然是改革,是尝试,就应该允许探索的多样化,通过实践来打开“长久不变”这个农民“心锁”。

“心锁”二:农地确权:“一纸空文”还是“还权赋能”?

【纲要草案关键语】“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网友疑问】网友“未来农民工”发帖说,确权是表象,关键要给予农民多大的自主经营权。通过确权颁证,如果不能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真正地还给农民,并赋予农民携带资产自主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职能,确权颁证就是一纸空文。

【代表委员回应】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说,确权颁证是“三农”问题的“牛鼻子”,是在农村进行的一次“明晰产权”的改革,是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所以说,这个权属证书是确权颁证的关键。

【会外连线】成都市新津县的袁山村是较早进行农村产权改革试点村之一。该村村民袁福清早在2009年就拿到了他们家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等权属证明。三本证书的封面上都印有鲜亮的国徽,与城市居民房屋产权、国土使用证的规格样式基本相同。袁福清说:“我们农民最大的财产就是土地和房屋,以前既没有什么东西能证明,也没有办法变现融资。如今有了这些法定证件,我们才感到它受到的法律保护。”

【记者点评】农村产权的明晰和确立,就犹如一把钥匙,打开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大门。随着各种资本向农村涌入,农民创造财富的渠道逐渐在家门口打开,新一轮农村生产力大解放也将被撬动。

下一页
本文共 2 页,第  [1]  [2]  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74个中央部门亮账本 一份透明惠民的“国家大账”
下一篇:张春贤:要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分子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最新更新
[创业指南]大学生就业眼光需放远 
[技术创新]我国网民规模“十一五”期间跃升全球第
[技术创新]广东移动徐龙建言两会 信息化建设拉近城
[政策法规]关于2011年工程咨询单位资格申报有关事
[时政要闻]家国民生:我国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驶入
[时政要闻]十二五谋变——中国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
[时政要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房租上涨有三特
[时政要闻]城乡社保亟待从“二元”转向“一体”
[时政要闻]房租调控并非直接干预租金
[时政要闻]中国聚焦:“小数字”牵动民生“大文章
[时政要闻]政协委员:中华民族应不卑不亢、不偏不
[时政要闻]代表委员话“国家大账”
[时政要闻]人大代表解读公务员热高烧难退:地位高待
[时政要闻]代表委员谈创新社会管理:兴网之利 除网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