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纪委、监察厅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该省各级纪检部门和政府行政效能办公室近期集中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36件典型案件涉及各级官员61人,其中县处级干部15人,乡科级干部29人,一般干部17人;给予党政纪处分53人,组织处理3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
太原市民政局和尖草坪区、清徐县政府及民政部门的部分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和群众观念淡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导致尖草坪区和清徐县共1.4万余户1.9万余名群众不能按期领到低保金,构成失职错误。太原市纪委、监察局决定,对尖草坪区民政局某副局长等10名责任人给予党政纪处分。
晋中市国土局某副局长在办理土地手续、土地调查竞标中向10余人索贿受贿,中饱私囊370多万元;临汾市某县交警中队队长执法中对违法车辆采取少收现金不开票据手段,收取近百万元;运城市开发区规划局某局长利用城建规划审批职权,明显低于市场价购买商铺,获利近40万元……
这些案件有其共同点,均是党政干部凭借审批权、执法权等行政权力吃拿卡要,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甚至以权谋私、索贿受贿。这些案件不仅破坏了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这一当前中心目标的环境,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此次对36件典型案件的集中查处和公布,是山西省继两月前整肃工作纪律、查处296名工作时间玩乐享受公职人员后,为转变全省干部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打出的又一记重拳。
以公布此次典型案例为契机,为净化发展环境,山西省还将设立专门的“投资环境”投诉中心。据山西省监察厅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专门受理领导干部损害发展环境、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举报投诉。同时出台《损害发展环境行政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对违纪干部严格责任追究。(记者安洋、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