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余先生处于一种愤怒而无奈的情绪中。他的孩子在武汉市武昌区一所重点初中上初三,成绩不错,原本是老师的宠儿,但随着中招志愿报考了其他区的重点高中,一切都改变了。孩子开始在学校受到了诸多不公正待遇。
余先生说,各校、各区间的招生大战愈演愈烈,但千万别伤害到孩子。
学校:提前签约锁定优质生源
“签约了吗?签了几个?”成了中考生家长们打招呼用语。
为了锁定优质生源,不少武汉市高中推出了在中考前签约的做法。
前些日子,王女士与江岸区的一所省级示范高中签约了。这个学校有专人负责招生咨询,每个老师负责联系3所重点初中。
王女士带着孩子的“元月调考成绩”,“3月月考成绩”到学校去。没想到刚把孩子名字说出来,对方根本不用看她带去的资料,翻开一本册子,里面竟然罗列了所有重点初中每个班前20名的学生名单及近期考试成绩。
这所高中和优秀学生签约分“A约”、“B约”。“A约”的签约对象是元月全市调考成绩在508分以上、4月调考成绩在480分以上的学生,内容是不管该生中考成绩如何,学校承诺将其招到学校本部上课,达到指令线的保证进高分班,达到三限生、分校分数线的,择校费全免。
“B约”对象则是上述成绩以下的优秀学生,内容为不管该生中考成绩如何,学校承诺将其招到学校本部上课,达到指令线的进高分班,达到三限生线的减免50%的择校费用,达到分校线的减免三分之一的择校费用。
签约成了通行做法。一些学校将优秀生源存入电脑,只要在名单上,家长来了马上签约,承诺的内容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