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群众能“找得到” 感情才“贴得近”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6月08日 双击滚屏
     最近,结合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温了“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之一、新时期信访干部的优秀代表张云泉的先进事迹,很受教育和启发。张云泉说过这样一段话:“群众找不到基层干部的过程,就是群众对我们干部积怨积恨的过程。时间越长,群众的怨恨就越深,而且那些相识和不相识的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消息传播得很快,怨恨的链条也会瞬间延伸。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怨恨继续累积,一个偶然的时机,就会演变成群体性事件”。这是他多年从事信访工作的切身体会,深刻阐明了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群众能“找得到”,感情才“贴得近”。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第一位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必须认真贯彻和坚持。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做好各项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有效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就必须认真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都不能忘记一个前提,就是要让群众“找得到”。让群众“找得到”,才能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拉近同群众的感情,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而“群众找不到基层干部的过程,就是群众对我们干部积怨积恨的过程”。在让群众“找得到”方面,张云泉作出了榜样:在26年的信访工作中,每年接访2000多人,但没有一个人再上访。为什么?主要原因就是他始终坚持这样一种工作理念和方式:在接待每一位上访群众时,不仅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而且把身边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都留给对方,确保自己开会或外出时上访群众能随时联系。这样,不仅让上访群众感到了尊重,而且使自己能够随时掌握群众的想法和诉求,从而为做好信访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形之下,当前有的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群众观点淡薄、官僚主义严重,不是创造条件让群众“找得到”,而是想着法子让群众找不到:或习惯于端坐在“堂”上,通过电话与文件等进行“遥控”;或热衷于各种场面上的事儿,让群众只能见到名字、听到声音、看到图像,就是找不到真人;或象征性地向群众公布了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但这些电话很难拨得通……这些群众“找不到”的干部,自然很难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其决策和工作就难免脱离客观实际和群众愿望。对这些“找不到”的干部,群众自然也很难产生好感和信任。而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必然导致群众产生怨恨情绪。近年来一些地方社会矛盾较多、群体性事件多发,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

  做好群众工作是一门学问,不同的岗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无论身处哪一个岗位,都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这不仅需要让群众“找得到”,而且需要主动去“找群众”。在这方面,张云泉同样作出了表率:他不仅注重及时、耐心地接待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而且经常深入群众之中嘘寒问暖、排忧解难,与群众结下了亲人般的深厚情谊。这启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方面应畅通渠道、拓宽途径,方便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另一方面应自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有形成这样一种良性互动,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化解不利因素,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易炼红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世界眼中“中国奇迹”的“金钥匙”
下一篇:警察“公关”:一场重塑形象努力之举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最新更新
[时政要闻]中国互联网领军人物上党课 向革命者学创
[时政要闻]国务院批准在江苏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
[时政要闻]郑州市医疗救助今起实施新规 六大亮点为
[时政要闻]河北今年计划拿出1000万元福彩公益金资
[时政要闻]北京规定党务公开挂钩领导考核
[时政要闻]国务院医改办:基层医改三个月内回归公益
[时政要闻]住建部要求1000万套保障房11月底前须全
[时政要闻]地方党政干部入读国防大学:锻造文韬武略
[时政要闻]党员干部要“先忧”不能“先乐”
[财经新闻]公司江湖:当当网跌破发行价 中国概念股
[财经新闻]国务院批准在连云港设东中西区域合作示
[财经新闻]银监会披露《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进展
[财经新闻]与银泰系争夺升级 武商联逾5亿增持鄂武
[财经新闻]新股发行改革后续措施择机推出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