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问题食品专供农村”是监管二元化的恶果。现在食品安全到处警报不断,政府监管部门早已焦头烂额,连全国大中城市的问题都忙不过来,哪里还管到农村的小卖部?“问题食品”下乡的新动向,固然有着农村消费力低的因素,但暴露出的却是商家的见利忘义和监管的严重缺失。广大的农村地区不应该成为被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遗忘的角落。政府公共服务如何在城乡实现公平,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课题。
问题食品上山下乡 农村成“消废市场”

山东省即墨市副食品批发市场内销售的一种涉嫌“傍名牌”的小食品(8月17日摄)。
山东部分县市追踪调查:“问题食品”专供农村?
每块1元的名牌巧克力、胀袋漏水的果冻、霉变的辣条……这些国家禁止销售的假劣食品,虽已在城市难觅踪迹,却在农村沉渣泛起。
接到举报后,“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赴山东省潍坊、莱芜、临沂等地市,追踪农村小卖部、批发市场、生产作坊发现,由于监管缺位等原因,一些“问题食品”专供农村市场,严重威胁农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详细
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 警惕农村成“消废市场”
随着城市治理食品安全力度的逐渐加大,这些劣质食品便悄悄转而向农村市场渗透,使农村市场成为食品安全的盲区,大有成“消废市场”之势。袁妙枝代表说,不法分子将假劣食品销往农村集贸市场和小卖店,农民往往成为最终的受害者,食品已经成为继种子和农药之后,排位第三的“农村消费者最不放心”产品。 >>>详细
各地食品安全监管新招

浙江:食品安全监管纳入政府年度考核
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食品安全地方法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近日出台,并将从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7月29日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涉及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餐饮具集中消毒等问题)、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条款。>>>详细
安徽开展饮料等农村食品专项执法检查
记者从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自即日起至9月底,安徽质监部门将开展针对饮料等农村食品的专项执法检查,对检查发现的无证生产加工场点,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予以取缔。专项执法检查期间,安徽质监部门将以监督抽查不合格及日常监管发现、媒体报道或消费者反映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饮料、饮品为重点产品,加强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企业是否获得生产许可,产品内在质量是否合格,产品标识标注是否规范,企业生产饮料、冷冻饮品用的包装材料是否未取得生产许可等违法行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