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黄小希 罗沙)两年前,33岁的陕西下岗工人王丙浪举家从原先居住的平房搬进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经济适用房“金阳小区”。王丙浪感受到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经济适用房是中国各地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商兴建,并以微利为城镇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种住房,房价比商品房便宜许多。王丙浪8岁的儿子在小区附近的小学就读,一家三口都参加了医保。住房、孩子上学、就医都有了保障,让依靠做小买卖为生的王丙浪心里踏实了许多。
人们注意到,不久前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2009年,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提出,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保障人权的首要位置,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就在一个多月前,参加第三届北京人权论坛的多位与会专家均表示,“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
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笔笔确保百姓受惠的“真金白银”投入,令人感到民生在中央财政“蛋糕”分配中占据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