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自古以道德立国、立身、立命,几千年来讲究仁、义、礼、智、信,没想到了今天,在国人还来不及为举世瞩目的经济荣光邀杯庆祝时,行业暴利、食品安全、医疗安全、建筑安全等恶性事件却像一把把利刃,划出道道令人触目惊心的伤口。不久前,政府总理质问房地产商是否流有道德的血液,最近又痛斥“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楼倒倒、瘦肉精、550万天价医疗费……人们尚不能判定,一切是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追逐利润最大化成为共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的道德真的崩塌了吗?利益面前,道德的价值何在?如果说道德沦丧是发展过程的必然代价,但愿这个代价是短暂的。毕竟文化命脉的底线、法律的底线就在那里,抬起头来随时都能看见。
——编者按
【采访对象】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诚
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博士孙守纪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晓毅
【讨论话题】
-
古代商贾的道德观
-
道德为什么滑坡?
-
市场经济没有道德?
-
道德与规范
事件回放
食品安全事件
【染色馒头】2011年4月12日,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指多年销售“染色馒头”。根据记者暗访,馒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将旧馒头贴上最新生产的日期、过期馒头回炉加工为“新馒头”、乱使用甜蜜素、山梨酸钾和防腐剂等现象。
【瘦肉精】继2009年2月,瘦肉精导致广州70人中毒事件后,2011年3月15日,沉寂一时的瘦肉精再现“遗毒”,双汇被曝收购“有毒”肉。瘦肉精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动物药品,将这类物质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如果长期服用会诱发恶性肿瘤。
点评 从2004年安徽阜阳的空壳奶粉,到2008年河北的三聚氰胺毒奶粉,再到瘦肉精、毒蔬菜、毒大米、毒双汇、敌敌畏鱼干、敌敌畏泡菜、陈馅月饼……数不胜数的食品安全事件,不禁让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能吃什么?”
房地产事件
【高价暴利楼盘】在某地产网站的调查中,北京第一豪宅霞公府售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而其此前拿地时的楼面价仅4145元/平方米。包括钓鱼台七号院、首创·禧瑞都、红玺台、银河湾、远洋万和城、上国阙、华远·九都汇、中海紫御公馆等豪宅项目也是同样低价拿地、高价卖房的情况。
【上海“楼倒倒”】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全部倒塌,造成一名施工人员死亡。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楼房倒塌的原因可能是施工方偷工减料。
【无锡“楼薄薄”】2009年8月,无锡桐乡市居民沈汉良发现自家天花板湿了,原以为楼上住户徐建兴在搞装修。谁知,后经相关工程师测定徐家楼板才是“罪魁祸首”——楼板设计厚度12厘米,而徐家楼板厚度却只有7.9厘米。
点评 房地产暴利、接踵而来的楼房安全,成为不少居民共同的一块心病。今年初,温家宝总理在谈及控制房价时特别强调,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试问:他们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