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成都组织部长会议上获悉,今年成都将进行县乡换届工作。市委组织部将严肃换届工作纪律,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筑牢纪律防线,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确保换届后的各级领导班子更加适应成都新一轮发展需要。
据悉,2011年成都组织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先争优为动力,突出抓好区(市)县和乡镇换届、从严管理干部制度化、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夯实基层基础、落实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等重点工作,动员和激励成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开拓创新、攻坚破难,为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集中换届
选准干部配强班子
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将按照既要配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的领导班子,又要保持班子相对稳定、保证全域成都建设连续性的思路,统筹抓好区(市)县和乡镇换届的衔接、区(市)县换届与市级部门班子调整的衔接、乡镇党委换届与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衔接。鲜明崇尚实干用人导向,注重将有基层工作经历,特别是有统筹城乡和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一线历练经验的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改善班子年龄、知识、专业、经历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成都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抓住推荐、考察、酝酿、提名和选举等关键环节,把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同时,适当提高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差额比例,适当提高基层一线党代表比例和党代表选举差额比例。
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
完善差额程序
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今年组织工作的“重头戏”之一。除了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外,还将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完善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的程序。全面推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性选拔,探索跨部门、跨系统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推进人岗相适,不简单以票取人,坚持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职能作用,提高干部工作民主的科学性真实性。同时,加大在基层一线锻炼、选拔干部力度,积极选派机关年轻优秀干部到基层工作。完善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制度。
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
作为发现干部重要途径
在干部培训方面,今年将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都将坚持和深化重点专题培训、党校系统培训、高校专题培训、高端战略培训、异地培训和网络培训等方式,紧密结合市委中心工作的推进,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完善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加大创新案例交流力度,引导干部做建设试验区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明白人”。同时,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干部培训与干部管理工作的衔接,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作为培养、发现、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途径。
无功是过
加强“中间状态”干部管理
推进干部从严管理制度化,是市委组织部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除了进一步丰富日常考察手段,拓展考察渠道,坚持传统的、随机的、延伸的考察手段多头并进,大力开展经常性、深入性、广泛性考察,真实掌握各级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日常表现情况外,还将健全完善提醒谈话制度。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坚持关心爱护与从严管理相结合,探索以组织形式进行提醒、诫勉谈话的办法,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坚持提醒在前、纠正在先、跟踪问效,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加强“中间状态”干部管理,强化无功是过意识,进一步规范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细化组织措施,探索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管理办法。
夯实基层基础
持之以恒加以推进
在全面夯实城乡统筹基层基础工作方面,今年将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在加强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方面,将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深化社会建设的需要,全面落实新型村级治理机制配套制度。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与自治组织、其他经济社会组织的关系,以科学合理的民主制度设计,形成持续不断的动力,促进基层党组织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抓好城市社区治理,探索完善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全面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强力推进十项重大人才工程
不断创新引才育才机制。今年,成都将适应城市长远发展目标和新的历史定位需要,依托高新区、经开区等产业功能区建设“人才特区”,打破常规,着力引进一批适应市域现代产业体系和重点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坚持以用为本、事业激励,促进各类人才投身成都改革发展实践,用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同时,抓好本土人才的培育和开发,推进人才政策和机制创新,促进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落实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强化督促检查,以项目管理的办法推进“十项重大人才工程”。 记者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