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蹒跚而来的南科大,终于等来了“准生证”。从现在开始,南科大将在社会期许与复杂现实的冲突中,置身于有史以来最艰难的长考。在去行政化、招生制度、校园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南科大是否合格,答案在参与其中以及关注它的每个人心中。
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
教育部24日发布近期院校调整情况,其中批复了广东省的申请,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学校代码为14325。
在《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中,教育部称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讨论议定,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系多科性本科学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由广东省统筹安排解决。[详细]

南科大官网截图
南科大官网就“转正”表态:办出一所不一样的大学
教育部提前批准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去筹转正”备受各方关注,昨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深圳市委副书记王穗明等人到南科大向学校师生传达教育部通知精神。南科大官方网站(http://www.sustc.edu.cn/detail_news.asp?id=260)昨日发表文章,就“转正”首次表态。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委副书记王穗明代表深圳市政府向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及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市委、市政府将做好南科大的坚强后盾,为南科大提供各项支持。王穗明在会上表示,南科大转正最应该感谢的是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详细]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朱清时
南方科技大学建立大事记:
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
2010年12月,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出《教育部关于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
2012年4月16日,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出《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学校代码为14325。(选自南方科大网站)
建校精神
“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行政化之路
朱清时力主大学“去行政化”改革。他说,我们的一个基本想法是,学校的每一个人要得到社会尊重,只能靠在科研教学工作中取得成绩,或者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好,不能靠行政级别或官位来得到。因此,在该校公布的管理暂行办法中,“教授治学、学术自治”原则被写入总则。[详细]
南科大获批,去行政化步履应更坚定
之前的“正局级副校长”,以及此次被要求“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基本精神”,“学校专业增设和结构调整要报批”等等,被认为极大消解了南科大的教改意义。甚至有观点称,南科大改革名存实亡,已被现行教育体制收编等等,这些都是不容否认的现实。[详细]
北师大校长:不能过多运用行政化手段管理大学
钟秉林指出,高校行政化主要的内涵是把行政管理的手段在大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泛化或者滥用的现象。具体形式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应该转变职能,不能过多的运用行政化的手段去管理大学,这样往往容易干涉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二是大学内部,现在主要是要处理好大学内部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大学的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之间的关系。[详细]
·招生方式之路
朱清时提出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的“双自主”改革方向。他说,自主招生的好处就是能重点考察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分数;而自授文凭则将是中国大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对于各方关注的2012年南科大的招生方案,朱清时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的计划是自主招生,但是具体招生方案还要提交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在努力。[详细]

24日,教育部发文同意建立南科大,“去筹”后的南科大如何招生,成为关注焦点,为此记者采访了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王磊摄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如何招生还待批准 希望赶上今年高考
当记者话锋转向招生问题时,朱清说:“现在不能透露,上级部门很敏感。学校怎么招生,招生的人数要等到上级部门批准才可以。”朱清时透露:“我们是按原来的自主招生计划,但也会按照教育部的意见,会做一种平衡吧。”
“原来的自主招生,是我们的一种理想,但理想在现实中不一定行得通”,朱清时说,“我们也会采取一种实事求是的方法,采取大家都认为行得通的方法。
南方科技大学今秋或招生200人以内
南科大“去筹转正”,外界最关注的莫过于学校下一步的招生情况。此前朱清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称,希望今年秋天有学生入学,并且有了一定的方案。由于新校园今年不大可能建成使用,要招生的话也是在200人以内,将在全国统一招考学生。至于是否从高二学生中招生、是否要参加高考,朱清时则称还要请示教育部。他还称,转正之后,南科大的招生模式会有修改,但自主招生的总体方向不会变。[详细]
完全自主招生尚未到位
南科大显然希望一步到位至完全自主招生的理想效果,但教育部至今仍坚持有限自主招生的原则。未来的南科大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尴尬:一部分自主招生的“偏科生”,与数量更多按照传统应试路径录取的高分生并存。历史早已证明,少数派要活着,要么是孤独地坚守本位,其间付出的心血与忍受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要么是屈从于圈子压力而放弃自我,这是更加容易的道路。自主招生不能变成撒向沙漠的几滴水,但愿南科大以及所有选择自主招生模式的家长学生不掉队,不离开。[详细]
·学校管理之路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政校分离、管办分离”的要求,南科大建立理事会作为学校的外部治理机构。理事会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审议和决定有关学校的重大问题。朱清时希望让学生也能成为学校理事会成员。他说,虽然学校的章程中没有写入学生可以加入理事会,但会争取修改。他说:“全世界一流的高校,学生代表都是理事会的成员。”[详细]
学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是把双刃剑
学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经费由广东统筹。对于南科大的发展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南科大要发展当然需要持续投入,但是否意味着经费与人事受制于行政管理,一旦出现主管部门与南科大全体师生之间的价值观、办学模式等冲突,谁听谁的、谁服从谁,将是不容回避的抉择。[详细]
南科大还能坚持教授治校吗
南科大终于被纳入现行的教育序列固然可喜,那么,“教授治学、学术自治”与现行的教育法规之间能兼容吗?从目前的情形看,教育部批复虽然没有回应这一热点,但其要求南科大遵守基本教育制度的说法,应该说也算一种委婉的回应。“基本的教育制度”无非就是现行的教育法规以及其他学校的成例而已,而遍寻各地,目前尚无找到支撑“教授治学、学术自治”的依据。也因此,此后的情形如何走向,还需进一步的观察。[详细]

·人才培养之路
在他的创新教育理念下,南科大在院系设置方面摒弃了传统的学科管理体制。他说,现代大学的学科架构是按照100年前西方自然科学的经典分类来设计的,理科按照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分科,工科则是按照信息、电子、计算机等分科。而近年来,所有重大科技进展都是这些学科交叉和集成的结果,大学沿用至今的管理系统和院系结构,已经不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详细]
南科大设5个系6个专业 对学生实行书院管理
南方科技大学朱清时校长表示,教育部批准南方科技大学建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南方科技大学将进一步确定新机制、谋划新发展,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探索。朱清时介绍,学校的学科由5 个系和6 个专业组成,其中包括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微纳材料与器件系、金融数学系。[详细]
南科大目标:迅速建成国际水平研究型大学
朱清时说,学校通过同行推荐、学术评估、专家评审等一系列严格程序,在短时间内引进了65 名优秀教职人员,其中包括院士4 人。目前,学校超过9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学校定位和发展思路方面,南科大初步形成了清晰的办学思路和目标定位,通过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经验,目标是迅速建成国际水平研究型大学。”[详细]
------------------------------
网友:希望南科大做到真正的特立独行
千呼万唤之后,南科大终于获得了“准生证”。虽然这比公众的预期时间足足晚了两年,但是,毕竟南科大实现了“转正”。南科大,不再是那个没有户口的“黑人”,不再没名没份,不再风雨飘摇,虽然许多人对于“教育部要求南科大要遵守基本的教育制度”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是,南科大还是获得了真正的合法身份。无论对于打破我国死板的高等教育体制而言,还是对于探索新的学术发展模式而言,这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详细]
南科大,锐气会消磨矣?
情况也许并不是很乐观。既然拿了体制内的好处,就难免会被体制内的规定所限制;中国那么多大学并不缺少看到中国大学教育弊病的校长,这些人何尝不想有一番作为?这些人何尝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答“钱学森之问”?但是体制内的很多明文规定或者约定俗成的东西限制住了他们的手脚——不管是金鱼,还是鲤鱼,他们只能在这个体制内的鱼缸里游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