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干部培训系列读本》是具有广东特色的全省干部培训的好教材。 刘力勤 摄
■聚焦广东干部大培训
编者按
要让党员干部做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做加快转型升级的推动者,首先必须改进党员干部的学习,促进党员干部知识结构转型升级。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促进干部知识结构适应转型升级的需要,有效增强干部能力素质,意义重大。
自去年5月全省大规模培训干部动员大会以来,各地各单位按照省委的部署,迅速掀起以学习现代产业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干部培训热潮。
在今年6月底召开的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指示,要在促进党员干部知识结构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继续巩固扩大学习成果,重视起用善于学习、善于运用学习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干部,真正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广东省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获得了新的力量,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插上了新的翅膀。
“不补齐知识‘短板’就会出现工作‘短板’”。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不转不行;面对国内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我们慢转也不行;面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盲目转更不行”。
……
去年5月,全省大规模培训干部动员大会在广州召开,汪洋作动员讲话,激起广大干部的共鸣。
这次被视为广东干部培训史上最高规格的会议,由省长黄华华主持,省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地各单位“一把手”出席会议。
广东又一次吹响了学习奋进的号角。
氛围浓厚“一把手”亲自动员部署
去年10月,由汪洋书记亲自审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干部培训系列读本》大纲、提出编写要求,省内知名专家学者集体攻关,编写9本“口袋书”,使全省干部培训有了一套具有广东特色的好教材。今年5月18日,汪洋书记再次作出“培训卓有成效,必须坚持不懈”的重要批示。这已是去年以来汪洋书记第12次对我省干部培训工作作指示、提要求。
1年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玉妹多次召集有关部门研究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落实的具体措施。省委组织部先后召开6次联席会议,全面部署有关工作。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发改委等单位密切配合,同心协力抓好落实。
1年来,各地各单位把组织干部学习现代产业基础知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把手”亲自动员部署、带头作辅导报告、参加专题学习,全省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上下联动同步抓的工作氛围:广州市把组织干部学习现代产业基础知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广宁亲自作培训动员,并与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一起参加全市领导干部专题学习活动;省委常委、深圳市市委书记王荣亲自审定全市大规模培训干部方案,在全市局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带头作辅导报告;梅州市市委书记李嘉先后主持3次常委会研究干部培训工作,决定将全市年度培训经费由800万元提高至2000万元,并明确只要成效好、培训经费不封顶……
学用结合产业转型驶上快车道
干什么学什么,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广东干部不能做空头的政治家。
去年4月,广东作出《关于适应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大规模轮训促进干部知识结构转型升级。随后,历时一个月的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研讨班,近3000名厅处级干部完成了经济转型期一次重要的“充电”。5月28日,广东省委再次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培训干部动员大会,要求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1年来,全省共举办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1132期,举办专题讲座、学习论坛、读书活动等12436期,培训干部193万人次,对于促进干部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在干部培训工作中,各地各单位坚持“转知识”和“转方式”同步推进,及时运用和转化学习培训成果,进一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如,广州市全力打造高端产业新引擎,积极推进三大国家开发区、六大服务业功能区、六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七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深圳市以“深圳质量”引领创新、转型,新建17个重点实验室、18家工程研究中心,新认定309家国家高新企业;东莞市推进国家级高新产业园——— 松山湖产业园建设,带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省发改委结合发展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先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调研活动……
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省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对1年来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在230个单位抽出2410名干部参加现代产业基础知识笔试,最高分100分,平均分96.3分;在2876名干部参加的全省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为96.8%。
严格考核“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7月13日下午省委召开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汪洋书记在会上强调,干部教育培训不仅要看规模,更要看效果。省委组织部还将制定出台《广东省干部培训学时学分管理办法》、《广东省干部培训在线学习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为大规模培训干部提供制度保证,在干部真读书的问题上下功夫,要明确导向、科学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考核评价细则,重视起用善于学习、善于运用学习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干部,真正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1年来,在学习培训中,各地各部门注重建立健全机制,严格管理考核。各地各单位把学习现代产业基础知识作为干部培训的硬任务,做到有长远规划、有近期目标、有具体要求、有制度约束。广州市按照省委《指导意见》要求,把干部参加现代产业基础知识学习培训情况纳入学分管理体系。湛江市制定了《湛江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学时学分要求,并把学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省地税局坚持“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提拔”的原则,明确未修满学分的干部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核心提示
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立党、兴党的传家宝。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明确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突出强调,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项重大任务抓实抓好。以下是省政府办公厅等5个单位在7月13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摘要。
切实提高“三服务”水平
省政府办公厅
一年多来,我厅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干部培训任务,推动了全厅“三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是干部作风有新转变。全厅干部学习热情日益高涨,学以致用的学风日渐深厚,工作作风和本领得到明显提升;二是服务核心任务有新作为。例如:牵头制订珠三角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扎实组织实施情况的评估考核、督促检查和统筹协调工作,牵头办好珠三角九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巡回检查讲评会。全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制定分工方案和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内部管理效能有新提升。完善了厅业务会议制度,搭建并有效实施“厅领导与处室沟通、处室与处室互相交流”的平台。
员工培训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要求,把学习培训作为企业立身和发展之本,紧紧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资产国企航母”的战略目标,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收到了良好成效。
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将员工培训当做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行为,值得投入,规定当年培训经费不得低于上年度工资总额的2.5%。仅2010年,公司本部和一级集团的培训开支就达1570多万元,较好地保障了员工培训的实际需要。
用好干部培训成果
珠海市委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对新形势下经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更对领导干部的观念、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考核。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把学习作为第一爱好来培养,把学习能力作为第一能力来锻炼,以发展理念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以知识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升级。
我们既注重培训的质量,又注重培训的覆盖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抓好集中培训,充分发挥党校的作用,积极开展干部自主选学培训,与美国、澳洲培训机构合作培训厅处级干部133人次,在清华大学等高校培训领导干部600余人次,在全省率先开通市委网站,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网,设置522门课程,全市干部自行“点菜”学习。
干部培训出实效
汕头市委
去年以来,汕头市委认真贯彻落实省的战略部署,把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通过集中轮训、专题培训、网络学习和读书交流等方式,培训干部16.8万人次。
汕头市委挖掘资源、创新模式,着力增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实效性。例如:发挥各级党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比较熟悉、基础理论研究比较到位的优势,在主体班次中设置为期一周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训板块。采取合作办学或委托办班等形式,先后与清华大学、李嘉诚基金会等进行培训合作,举办了一系列发展现代产业专题研修班。同时,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高校、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讲授前沿理论知识,组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借鉴先进经验。
以培训为抓手推动城市转型
佛山市南海区委
我们把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作为推动南海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近几年,每年都拨出3000多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干部教育培训。
南海区注重为用而学、以训促干。例如:利用到日本早稻田大学举办“经济管理专题研修班”的学习成果,创新思路,引进20多家日本环保企业落户南海,建立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国有资产管理和金融后台服务培训班”之后,学习新加坡淡马锡集团国资管理经验,组建南海控股投资有限公司,转变公有资产管理模式,并成功引进悦榕集团、丰树集团前来投资;我们通过新兴产业知识培训,提出实施“植产兴业”工程,全力推进一流大众项目建设。
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班”之后,提出了“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建成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等一批新兴产业聚集区,促进城市与产业、环境的融合发展。
本栏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周志坤 通讯员 岳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