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吴起县张坪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在上课。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
陕西神木的免费医疗曾引全国关注,距神木412公里的陕西吴起县,再一次触动国人神经:3年来,这个县一直推行“全民免费教育”,从幼儿园到45岁以下青年。
教育和医疗两大难题,在这里,被一纸通告“免费”二字化解。
吴起是如何做到教育免费的?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吴起全民免费教育能否被借鉴?
调查显示,这个曾经的贫困县,目前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有钱,而“全民免费教育”也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耗钱。
朱久伟的办公室不足10平方米,一张单人床紧挨办公桌。沙发不够,人来了就坐在床上。
这名年轻的财政官员掌握着陕西吴起县的钱袋子,他是县财政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
与朱久伟的办公室形成对比的,是吴起的学校。
吴起高级中学是县城最气派的建筑群。教学楼气势宏伟,教师公寓是花园式的,学生公寓全部配有独立卫生间。
在吴起县,近30所中小学中,每个教室都装备了单价2万多元的“白板”,数十万元装备起来的地图室,数百万元购置的校车。投资1.5亿的体育场,依托校园建成。
7月1日,朱久伟说三年来吴起财政投入教育超8亿。
在这个面积3791平方公里的广袤县域,拥有13万人口,接近26000名学生(包括幼儿园儿童)。许多人的命运在这三年正悄然改变。

6月30日,吴起县张坪小学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记者 杨万国 摄
王生玲,被改变的人生轨迹
17岁的王生玲读高二了。曾同样成绩优异的姐姐当年在压力下辍学,如今已嫁人
如果不是高中免费,王生玲的人生轨迹将和姐姐一样:辍学,干几年农活,嫁人,生子。
这是陕北腹地,这是很多女孩曾经的共同命运。
王生玲现在是吴起高中高二(一)班学生。在全年级1400多学生中,成绩名列前十。
17岁的王生玲是吴起县五谷城乡人,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2006年母亲因病去世。这年,姐姐读初三,王生玲初一,两个弟弟小学。
那年离中考3个月时,姐姐突然回了家,说不读了。
像电影里的故事,本来成绩优秀的姐姐辍学干农活,她告诉弟妹三人:“暂时不急了,你们几个好好念”。
家里种了20多亩地,一年收入7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