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八荣八耻”漫画——问心有愧。 万永绘

  耻感是人在外界事物刺激下内心产生的羞耻感受。中国古人将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形成耻感文化,用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于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主要是通过儒家思想的传播而深入中国社会、进而在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体现出来。综观这一耻感文化体系,可以看出它立足于个人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当前,在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多元多变,个别人身上出现耻感淡化、道德失范的情况下,深刻认识和弘扬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积极因素,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耻感文化与人的内心世界

  人是有思想、有理性的,人的精神世界有着广泛而丰富的领域。如何把握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向、进而制约人的行为方式,使其沿着对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定有利的方向发展,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从向内的方向来考察,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内涵。

  倡导慎独,强调内省、正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羞耻之心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人通过与外界的互动而促成内心的变化,进而建立一种注重内省、反求诸己的思维模式,以此制约人的正己、修身过程。这一点构成了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慎独、内省、正己的标准,就是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关于慎独,《中庸》说道:“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就是要求人们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为了求“道”而严于律己。关于内省,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孔子在这里告诉人们,只要经常内省并且不感到惭愧不安,就可以无忧无惧。关于正己正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礼记·大学》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由此,儒家开创了一条以修身为本的“内圣外王”之路。它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环节,规定了一条理想的人生道路,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耻感文化在这一人生道路中具有核心作用。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
上一篇:教育强省 如何建设?
下一篇:大学生医保全覆盖,还有哪些坎儿要迈?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技术创新]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 商务类应用显著
[技术创新]女性的脑子比男性更擅长记忆信息
[技术创新]女性体型与记忆力关系密切 梨形身材记性
[创业指南]芬兰教育部长:良好的教育是就业最佳保
[政策法规]关于印发《中央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
[政策法规]关于对玉树地震重灾区学生实施特别资助
[政策法规]关于加强地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通
[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市场
[经济动态]日韩接受三季度铁矿石提价 中国钢企有望
[经济动态]福耀玻璃1.57亿收购疑似赔本买卖
[经济动态]建投能源尾盘逆势狂飙 重组消息疑似提前
[经济动态]游资借农行上市巧打时间差 7月合约昨现
[经济动态]上海普天中期预亏1900万 股价竟然连续三
[经济动态]佣金团购价出现 券商营业部生存告急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