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终结“不东不西”尴尬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923,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显示,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研究人士表示,此《规划》的出台或许可以终结中部地区不东不西的尴尬地位。

  会议指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内的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中部地区也面临着诸多制约长远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三个基地一个枢纽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务院此次会议对中部地区的定位并没有与前期发生变化,仍然是三个基地一个枢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不过,这位地方政府智囊机构研究人士认为,此次对于经济带和城市群的提法是最大的亮点,此前只有城市群的说法在十七大报告中曾被模糊提及。

  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宏认为,中部地区是中国总体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这片连接东西两部的过渡地带不可能出现跨梯度发展。赵宏表示,如果跨梯度发展必将给全国造成极高的成本。

  目前的事实是,东部的产业几乎已经饱和。而中部的衔接尚未出现明显效果,西部的发展也未成气候。不过,如果中部发展提速对东西部将是明显的利好。而且,中部具备一些发展基础。无论是湖南的农业大省称号还是湖北的重工业基地

  麻智辉认为,这次会议中提及经济带和城市群意味着中部地区推动的城市群战略为中央层面所接受。目前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之外,全国地方提出城市群的概念接近二三十个。

  无论是概念性城市群或者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推出的速度和频率都太高。赵宏认为,国家应该再注意控制一下节奏和速度。否则,一个区域或者概念的热度将无法得到持续。

  新增长极破局

  有观点认为,中部地区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2009年以来,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布局区域经济的步伐明显加快,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的区域经济政策呈全面开花之势,由地方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化已现破局性态势。除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经济板块划分外,各地的区域经济联盟、区域合作机制、区域经济空间组合、区域功能分工等,出现了实质性的发展。

  据悉,目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经济区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由国家制定单独成型的区域规划的,包括北部湾、珠三角、江苏、辽宁、横琴、关中天水等区域。其次是由国家制定区域性政策的,包括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滨海新区等。再次是国务院批准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浦东、武汉、长株潭、成都、重庆以及深圳等。

  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中部省份主要有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都市圈等城市群概念。中部城市群GDP总量已接近4万亿元,达39647.88亿元,占整个中部GDP62.25%

  观点称,规划明确了中部地区的优势和定位,指明了中部地区的发展方向,规划细则的落实有助于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中部地区的发展增添动力,中部地区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中部地区的农业、能源、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相关公司有望从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中部崛起大事记

  ●2004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

  ●20053月,全国政协召开国家十部委()参加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案协商现场办理座谈会,中部崛起由此破题

  ●20063月,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变得分外明朗。

  ●2006918日,中部六省省委书记、省长以及部分中央部委负责人会聚郑州,中部崛起的横向合作付诸行动。

  ●2008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布署中部地区崛起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2008年初,编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列入了国务院的工作日程表。

  ●2008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初稿)开始下发。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
上一篇:解小企业融资难要靠政府出手
下一篇:天津打造世界级重化产业基地 投资达8000亿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时政要闻]国务院会议讨论并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时政要闻]广东玩具出口再创年内新高 贸易壁垒影响
[时政要闻]通化100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扶持文化产业
[时政要闻]打造商务区一带串三珠布局 兰州市规划产
[时政要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蕴藏四大商机 将建21
[时政要闻]天津打造世界级重化产业基地 投资达800
[时政要闻]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终结“不东不西”尴尬
[时政要闻]解小企业融资难要靠政府出手
[时政要闻]人民日报评论员:推动文化产业振兴的重大
[时政要闻]樊纲: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时政要闻]李稻葵:中国企业应更多关注新兴市场
[经济动态]1-8月青海省邮政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经济动态]前8个月青海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经济动态]前8个月青海省旅游业快速增长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