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人民币升值的课题再次被热炒。
奥巴马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时,敦促胡锦涛允许人民币升值,奥巴马认为,人民币被低估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在奥巴马老调重提前,已有先锋开路。奥巴马访华前夕,亚太经合组织(APEC)部长级会议呼吁实行汇率市场化机制,间接对人民币升值施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施特劳恩·卡恩在出席清华经管学院师生互动会时表示,该组织依然认为人民币币值过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也有利于增强中国人的购买力,增加劳动收入的比重。
面对西方的压力,胡锦涛选择保持沉默,中美联合声明一字不提人民币,“抗压”的任务交给了周围的官员和专家。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中美首脑会吹风会上强调,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稳定世界金融市场,而在未来,政策的延续性依然非常重要。此外,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已帮助全球经济从危机中复苏。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逼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是三流经济学家的蠢主意,并指出,突然制造一个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热钱就会蜂拥而入,为中国制造更多、更大的资金流动性,刺激出更大的资产泡沫。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说,中国当前的强劲增长主要来自政府推出的全球最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如果一手大力刺激经济,一手推动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那么刺激方案将难以惠及中国国内经济主体,在经济复苏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也不利于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稳定回升。
中美之间与日俱增的贸易赤字问题的确必须尽快解决,否则美国如果采取让美元大幅贬值的最后应对策略,中国现在辛辛苦苦累积起来的大量美国债券价值将大幅缩水,双方一拍两散、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