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施教育问责开先河,部分地市被点名批评;责任考核与干部政绩挂钩
昨日(10月28日),经(广东)省委认定,省人民政府督导室授权本报独家发布《广东省2007、2008年度地市以上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结果》。据了解,此次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由省委组织部和省教育厅牵头、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具体实施。这也是我省首次对全省21个地市党政“一把手”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进行考核,开启了中国教育问责的先河。
在考核结果中,不仅高度肯定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重视发展教育取得的成绩,针对我省部分地市未能完成考核“作业”,报告也毫不留情地“点名”批评。据了解,根据考核要求,各地市在收到考核意见后,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在收到考核意见后一个月内将整改措施报告送上一级党委组织部和政府教育督导室。省人民政府督导室负责人表示,明年,我省将对21个地市开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被点名批评的地市将作为重点回访、督察对象,如果届时仍达不到要求,将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及其实施细则,责任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政绩挂钩: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结果将被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与领导干部的提拔、调整任用、奖励和责任追究相挂钩;对考核不合格的,或经省抽查确认为不合格等次的考核对象,考核年度内不能评为优秀,不得推荐为先进个人,已被评定为优秀或被推荐为先进个人的予以撤销,原则上不能提拔使用。
说问题
“大班额”普遍茂名某初中一个班最高123人
湛江、揭阳、河源等12个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与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有较大差距,校舍不足,图书资料和教学设施设备匮乏,难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严重制约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
部分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进展缓慢,农村小学规模过小。相当一部分小学是一级一班学校。与此同时,这些地区的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却又普遍存在。2009学年,全省初中大班额比重为49.7%。主要存在于揭阳、梅州、汕尾、汕头、茂名、潮州、阳江、云浮、湛江等地区。如茂名有一所初中学校平均班额85人,最高班额123人,另一所初中学校平均班额达到108人。
粤东西北部分地区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比较严重,湛江、茂名、阳江、清远、汕尾、汕头、云浮等市初中学生年辍学率超过2%,部分县、镇初中甚至超过3%。
结构性缺编
小学教师爆棚,中学教师稀缺
农村地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待遇低,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依然严重,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大部分农村尤其是山区的生源日渐减少,有的小学只剩下一百多个学生甚至几十个学生,教师结构性缺编十分严重,大部分地区小学教师超编,但是,中学教师缺编严重。汕头潮阳区、潮南区、普宁市、饶平县等县(区)目前小学教师缺编仍在千人以上,这些县(区)仍有过千名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在岗任教。
湛江、揭阳、河源等12个地区的农村和山区教师队伍中,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比例甚低,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中小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课教师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薄弱
而粤东西北逾四成乡镇无中心幼儿园
欠发达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相对薄弱,全省民办教育扶持政策及力度有待加强。
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普及水平偏低。2008年,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为72.1%,其中珠三角地区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平均水平为101.31%,而粤东西北地区学前教育入园率平均水平只有60.48%,40%以上的乡镇没有中心幼儿园。
农村和山区“三残”儿童入学率低。2008年,珠三角地区“三残”儿童入学率平均水平为60%,而粤东西北地区“三残”儿童入学率平均水平仅为36%。
2009年,全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计269.72万人,其中69.17%在民办学校就读。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水平、教育质量与公办学校差距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