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云社宣布停演自查

新《红楼梦》中的“黛玉之死”

相亲节目《非诚勿扰》

截至8月9日零时,《唐山大地震》的保守票房已达5.32亿元,创造了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与此同时,观众对影片也是热评如潮:“看完影片,每个人都能感到一份渴望回归家庭的温暖,让可能已麻木的心灵被一份善良再次感动。”
打开电视,某些节目中渲染的拜金主义令人齿冷;登录网站,那些色情露骨的标题又让家长们心生担忧……近些年来,当人们感叹某些社会现象“物欲横流”、“道德滑坡”时,不可否认,那些“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乱象正在混淆着人们的视听,造成了文化审美与价值取向的混乱,为道德迷失推波助澜——
乱象一
新《红楼梦》中“黛玉裸死”
由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引发了种种争议。其中,黛玉裸死的镜头尤其“震撼”观众。
从逢戏必有婚外恋、多角恋到床戏泛滥,现在连“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也不免“裸死”之命运,“畸恋”、“情色”仿佛成了某些导演吸引观众的制胜法宝,《人民日报》评论说:“以低俗的流行元素颠覆了原作的艺术精神,这是艺术俯就和谄媚收视率的典型体现。”“如果靠情色成分来抓住观众的眼球,只能说明导演不理解艺术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真正奥秘。”
乱象二
搞笑用“粗口”与“脏口”
弟子李鹤彪与北京电视台记者发生冲突打人,相声演员郭德纲却在演出时爆出“粗口”,称“记者还不如妓女”、“跟中国人不能讲理”等,引起众议。央视不点名批评:“在这个行业的精华与糟粕之间,他留下了糟粕;在这个行业的正气与江湖气之间,他选择了江湖气;在个人的私愤和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之间,他习惯性地倒向私愤。”其实,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侯宝林对旧相声“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一样,郭德刚对旧相声的“为我所用”也很有其合理性。只是,郭氏无所顾忌的“粗口”和“脏口”,最终让他的合理性出现了不合理。
值得思考的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来自民间、俗文化烙印深厚的演艺形式,粗口荤话往往是讽刺、搞笑和宣泄的上佳武器;相声、二人转(还有小品)的演艺语言要不要被“纯洁”的争论也一直存在。当市井文化遭遇大众传媒,这种争论正在被放大。不让人笑不行,用“粗口”、“脏口”搞笑更不行!哪些话在哪个范围里说、怎么说,成了一门新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