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多城市内涝暴露过度发展“内伤” 专家:主因在城市规划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中央气象台前天再次发出应急响应,第四轮大暴雨将袭击南方,部分城市将继续面临内涝困境。据了解,已经肆虐的三场暴雨,令羊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三次变“洋城”。

  这样的尴尬,并非广州独有,当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时,越来越多的城市遭遇到“水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院长林炳章教授认为,形成“内涝”最大的原因并非降雨本身,而在于城市规划,由于现行城市防汛标准的制定基础大都源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料,没有反映近几十年的水文气象变化,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它们已显得“力不从心”。

  防汛标准早就过时

  “沿用至今的各城市防汛标准,所依赖的统计基础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料。”林炳章说。伴随气候变化,极端干旱和极端洪涝灾害将越来越多,以往也许10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大暴雨,放在今天也许三五年就会出现;如果人们再以过去的防汛标准来指导城市的防汛建设,显然会“力不从心”。

  对于城市,过时的防汛标准会让建筑、道路被水淹没,而对于市民来说,过时的防汛标准则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一次广州有那么多车辆被淹,除了其他因素外,也是防汛标准过时的一个间接灾难。”林炳章表示。

  城市规划有待改进

  “这次南方暴雨,反映出我们的不少规划还有待改进。”林炳章告诉记者,最直接的证据是,现在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高楼大厦数量急速膨胀,导致城市原来的草地、水塘都被柏油马路所替代。而原本一场雨可以直接渗透到地下,如今却被柏油、水泥阻挡,不得不在地面积攒起来。

  同时,交通工具的增多导致停车位缺乏,许多汽车直接停放在具有泄洪功能的小马路上。一场强降雨后,本该在半小时内排走的积水,要花两三个小时才能排走;还有城市在发展的同时,大量建筑垃圾没有及时清运,堵塞在城市排水口,也加剧了“内涝”。“种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城市内伤’,使得城市的防灾能力变得十分脆弱,这些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林炳章说,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地制定防汛设计标准并进行合理规划。比如,城市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人口密度以及建筑物的重要性,而设定不同的防汛建设标准;与此同时,在提高短期预报和中长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也应该做好充分的预案。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青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广东广西湖南有大暴雨
下一篇:湖南“暴利药”事件追踪:背后浮现“红顶”公司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关于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
[政策法规]关于印发第六批汽车摩托车下乡生产企业
[经济动态]地产暴涨黄金暴跌 A股反弹上攻2600点
[经济动态]扩大国产民机占有率 西飞“支持”筹建安
[经济动态]监管之手指向券商佣金战 底线:万分之五
[经济动态]联姻中国电信 黑莓杀入中国商务市场
[经济动态]地产调控需求看淡 钢铁股跌破净资产
[经济动态]涨价因素趋少 农产品开始降价
[经济动态]房产税不会单个城市先行试点
[经济动态]发改委预测:5月和6月CPI涨幅3%左右
[经济动态]国企14亿斩获北京房山地王 楼面价每平米
[经济动态]北京炒房客讲述经历:早上买进晚上加价1
[经济动态]国际大行衍生品交易遭调查 央企巨亏集体
[经济动态]上海土地出让金已超650亿元 逼近去年全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