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点题: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请问在新的形势下,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答疑专家: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 陈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展实体经济,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深刻理解中央这一要求,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实体经济,什么是虚拟经济。笔者认为,实体经济就是以物质生产与流通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包括农业、制造业、绝大多数服务业。虚拟经济主要是指金融证券及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实现增值的经济形态。我们必须认识到,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根本;虚拟经济则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来发展虚拟经济,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讲是非常危险的。
中央之所以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个阶段的生活消费需求决定了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仍然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提供就业、获取财富的主要渠道。如果忽视了实体经济发展,导致产业出现空心化,就会极大地损害我国的竞争力、经济实力和人民福祉。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之本的理念。而且要看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发达国家轻视实体经济,过度注重虚拟经济,导致全球经济与产业结构的整体失衡。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美国家造成了严重冲击。反观我国,由于长期一直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仍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即使如此,我们仍要保持高度警惕,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根本,牢牢抓住并发展好。
其二,强调发展实体经济是适应国外经济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理念,政策关注点再次转移到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上,企图继续巩固与强化在传统产业方面既有优势的同时,在新兴技术产业的角逐中抢占制高点。这必然会影响全球制造业的产业布局,国际竞争格局将产生重大变化。由于我国的传统优势也在工业,我国工业要在这个深度调整当中保持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必须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实现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三,国内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要求必须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困难:愈来愈严峻的资源、能源制约,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给企业经营带来挑战;节能减排力度加大,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等。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好实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不仅我们在制造业领域的既有优势很容易失去,而且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也会缺乏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要比以往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切实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其四,强调发展实体经济,是纠正浮躁、低俗“致富观”的需要。近年来,金融业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收益形成鲜明对比,激发了社会上“快富”、“暴富”、“省劲致富”的观念,助长了浮躁、低俗的“致富观”。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许多曾经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企业家开始参与房地产、大宗农产品、奢侈品等的资本炒作。金融信贷的高利润刺激着民间资本大量转入民间借贷市场,引发非法集资、高利贷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使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一方面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方面必须大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为踏踏实实干实业的人提供良好环境。陈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