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编者按:改革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下,我国的改革正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全面改革,尤其要加快推进涉及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城乡管理等的社会改革。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人民群众强烈的民生诉求,我们的改革不能等、不容拖,需要加快,需要转型,需要再度出发,向更深层次大力推进,向中央的要求和百姓的期待大步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的路径是什么、动力在哪里、该从何处着力……围绕这些关键命题,《半月谈》编辑部推出两会特别策划《中国改革再出发》,聚焦中国社会改革这一宏大主题。
政府工作报告65次提及“改革”:中国全面加速普惠式改革
《半月谈》长篇大势述评:寻找改革前行的航标
《半月谈》文章:社会结构开放化的路径选择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也发生着深刻变化,人员流动性增强,个人与社会组织的依存关系大大减弱;同时社会事业建设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既有的社会管理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社会利益主体日渐多元化,而不同的利益需求必然导致权利意识的差异,导致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矛盾的大量出现。因此,完善社会结构的优化配置,促使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互相适应已成为当下中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半月谈》文章:公共服务均等化:百姓呼声最高的诉求
如果说过去30多年,中国用改革破解了效率难题,那么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又到了一个用改革破解民生难题、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的新阶段,发展的协调性从未像今天这样显得如此重要。 >>>详细
《半月谈》文章:收入分配合理化:吹响攻坚战号角
过去30年来,我国已从国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进入到世界上收入分配差距最大的国家行列。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2000年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而与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相伴的是社会财富向政府、企业、城镇、沿海地区、垄断行业的少数人不断集中。目前,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合理界限已是不争的事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