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形势的日益严峻,各地千奇百怪的反腐“怪招”接连出笼:“廉洁操”、“反腐扑克”、“廉政网游”、“抄书反腐”、“廉政专柜”……这些“创新”究竟取得了什么实效?反腐败能不能依靠这些“偏方”?

四川眉山东坡区:领导家用电脑须装廉政屏保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纪委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和区级各部门办公电脑须装廉政屏保和壁纸,全区副科职以上领导干部的家用电脑也要安装,如查到未安装者,将不得评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
电脑屏保保不了人脑

广东龙门“廉洁操”防腐:“做操”还是“作秀”
在局机关及下属检测所30名干部职工的注视下,7月22日,广东惠州龙门县质监局开展了全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保健操”动员。“廉洁自律保健操”为何物?经常做做“操”,就能触动干部心灵?龙门县在全县1100多名领导干部中推行“廉洁自律保健操”,引来一片热议。
反腐不乏“廉洁操”唯缺“零容忍”

江苏徐州设立购物卡(券)廉政专柜
江苏省徐州市日前启动购物卡(券)廉政专柜,正式施行《关于设立徐州市购物卡(券)廉政专柜的实施办法》。按照这一实施办法,公职人员在收受购物卡(券)后,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到廉政专柜上交,也可交至所在单位纪检部门,由纪检部门指派专人上交徐州市廉政专柜,上交人留存回执联。廉政专柜收缴的卡(券),每月由专柜工作人员汇总报市纪委,由市纪委、专柜人员共同退回给出售的企业,并兑换现金上缴“510”廉政专户。
廉政专柜别成为庇护通道

“抄书”也能反腐?
反腐倡廉任重道远,反腐手段亦随之不断翻新花样,诸如“廉政宣誓”、“现身说法”、“反腐扑克”、“枕边劝廉”等等,且不论效果几何,却足见反腐之“匠心”。而今,反腐领域又添一 “新招”,名曰:“抄书”式反腐。
“抄书反腐”是对制度反腐的误读
重庆一官员贪污受贿 看完女儿日记后全盘招认
重庆市渝北空港工业园区管委会建设管理处原副处长曾荣因贪污、受贿被立案侦查。在看完女儿的四五篇日记后,曾荣被感动了,随后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帮助检察机关侦破了一起腐败窝案。
“女儿日记”成不了反腐“药方”
莫把反腐之“宝”押在偏方上
预防腐败,靠“女儿日记”等“心灵鸡汤”一类的东西,是治标不治本的“缓冲”措施。要真正遏制官员腐败,还得靠制度、靠监督、靠法治!在制度设计上,要从最坏的结果出发,也就是把所有人都设想为“坏人”,从每一环节、每一层面去设计防控措施;在监督上,坚持自律与他律并举,教育干部养成自律习惯,严格逗硬他律举措,实施随时随地、分秒不离的公众和舆论监督;在法治方面,对所有腐败行为出重拳、用重典,坚持六亲不认、铁面无私和冷若冰霜、不近人情的执法,从严、从重、从速打击腐败分子,增加他们腐败的成本,让他们“赔了夫人又折兵”。通过制度、监督和法治,让腐败分子不愿腐败、不敢腐败和不能腐败!
廉政,不该靠花哨
现在,类似的反腐行动不在少数:设计廉政扑克、唱廉政歌、做廉政操……这样所谓的反腐创新出了一件又一件,但贪官依然层出不穷。说穿了,这些都是些花哨手段。廉政建设应当警惕这类表面文章。且不说此举并无多少实际效果,如果专注于创造这些哗众取宠的动作,可想而知会分散多少时间和精力。反腐倡廉靠的是完善、落实相关制度,让公权力行使的过程足够透明。花拳绣腿式的廉政举措,实效微乎其微,而且会让公众对政府的执行力产生怀疑。
“反腐创新”屡出花架子 “挨骂”一说是个伪问题
公众未必不知道纪检机构做了很多事情,可问题是制度并非越多越好、工作量并非越大越好,关键在于是否切实有效,那些重重复复的制度,那些只停留在纸面却落不到实处的规定,那些运动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动,那些看似热闹实则无用的表态,再多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