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就近入学只是谎言 择校热将小学校长拽入谎言漩涡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这些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今却经常像一条鞭子,抽打着一些教师,尤其是学校的掌门人—校长的内心,因为他们不时要面对一些谎言,甚至自己也要撒谎。

    就近入学只是一句谎言

    一位小学校长因为所在学校近几年声誉持续上升,要求到这所学校读书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多。除了按照规定接收学区片内的孩子,大部分学生是凭着各级领导、各个单位、各种各样的条子来的。

    “一个学校的办学涉及到方方面面,区里、市里哪个部门我们都得罪不起,所以这些条子生哪个都不好拒绝。”这位校长说,虽然每年区教委都会拿出一部分名额分配给各个单位,可是凭各种关系找上门来要额外名额的人还是非常多:“就近入学,不能择校,只是一句谎话。”

    某东部大城市一位小学校长去市里参加规范办学的工作会,一位领导在台上大讲:“择校之风应该刹住,禁止择校。其实现在我市城区内的学校经过布局调整,硬件条件差不多,家长们想择校到另外一些学校,不过是图虚名而已。”

    但是会议一结束,这位小学校长就被刚从台上走下来的领导叫住了:“我今年这儿有两个孩子,你可一定要给我解决。”因为相互很熟,校长开玩笑说:“您刚才在台上不是说过不能择校吗?”结果只能是两人哈哈大笑。

  不收择校费也是一句谎话

    目前,北京市择校极为普遍,而且择校费依旧在收,当然哪所学校都不直接这么叫,在给家长开的收据上,择校费都被写成“赞助费”“助学费”等,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北京市的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一些非常热门的小学,择校的学生占到一半以上。一位校长说:“我每年只有6个班,可容纳200多个学生,可是要来的学生有将近1000人,那我不收费怎么可能呢?而且先是以‘以权择校’获得名额,之后才会谈到‘以钱择校’,所以说不收择校费也是一句谎话。”

    对于人所共知的择校费,虽然上上下下都知道只是一句谎言,但在面对这笔钱的时候,校长同样还得继续说谎。

  一位校长透露,针对来自不同部门的财务检查,对于家长交纳的择校费,要有不同的解释。比如有的检查,就不能承认这部分捐资助学款项是与择校挂钩,因为如果挂钩就违反有关规定。但是如果是审计部门来审计,这笔钱又必须要说清楚是择校学生所交。因为如果来源有问题,审计这一关是过不了的。

    “就近入学,能有几所学校可以做到?你看看我们学校门口每天的车就知道了。”一位校长说:“每天教育孩子诚实守信,但是我们的主管部门却依旧在说着一些‘谎言’,我们当校长的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跟着撒谎。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义务教育是免费了,可是有多少孩子能真正享受到这一国家政策?”

    教育资源不均衡 校长左右为难

    教育资源不均衡曾被指是基础教育择校热、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各地也出台相关政策,投入大量资金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一些大城市中,甚至是城市与乡村之间,校舍、教学条件等硬件设施差别缩小以后,择校热仍未降温,因为许多家长看重的是名校师资带动的教学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有些地方也推出了一些均衡做法,比如建立教育发展联合学区、学校共同发展联合学区等等,但这些名义上的联合并没有真正带来学校之间师资的流动和均衡,也就谈不到教育资源的均衡,择校热依旧。

    “好学校的声誉是几十年办学累计下来的,取消重点校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一所好学校不会因为前面没了‘重点’二字,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就随之下降,但是如果让好校长、好教师真正流动起来,择校热应该能够降温。关键是减少上级领导的‘以权择校’,我们当校长的也好做到言行一致。”一位校长说,现在关于择校费“黑洞”、小学校长成腐败高危人群的说法很多,其实根源在于制度上的漏洞和矛盾,以及权力寻租在教育机会上的体现。

    这位校长强调,许多社会指责批评的现象,比如说校长贪婪、私设小金库、随意使用经费等,也许个别学校存在,但绝不是全部。

    2010年新年伊始,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我国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这份《意见》还提出,要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基本均等,保障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有效缓解城市择校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合理流动。(记者 李新玲)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为何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管理
下一篇:温州干部培训学校培训民企二代:8天课程费1.28万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经济动态]煤改河南路径
[经济动态]仰融牵手乔治亚罗整车开发 二度造车开弓
[经济动态]严防销售误导 保监会下文规范银保业务
[经济动态]ST北生重组草案出炉 “白衣骑士”现身
[经济动态]刘明康否认1月剩余时间不准放贷
[经济动态]气荒再袭 业界看好提价减量
[经济动态]海南或试水公海博彩 海峡股份直接受益
[经济动态]加息传闻袭来 沪指暴跌近百点 
[经济动态]股指期货规则:保证金12% 持仓限额100手
[时政要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
[时政要闻]卫生部:甲流医疗救治费用可通过医保报
[时政要闻] 从民意调查看中组部的决心和诚意
[时政要闻]从汶川到海地,我们用行动续写中国大爱
[时政要闻]从开门纳谏到全球取经 中国新五年规划编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