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本月5日山西《长治日报》刊登一则干部拟用公示名单。名单中,有2人不到14岁即参加工作。面对质疑,长治市委组织部回应公示人员五轮审核经得住检验。在一个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官场,官员的年龄不是问题,对官场“童工”现象,或许诚信、公平等问题比年龄、履历更值得追问。当前一些地方盲目追求干部年轻化,当年轻干部从名牌大学毕业时,具有该专业的良好潜质,但作为党政领导者,能否在短时间内就已经具备这些能力素质?面对初露苗头的“80后”公职犯罪现象,更应该看到“民主 公开 竞争 择优”是选拔青年人才的“金钥匙”。

事件
山西长治 干部公示:“童工”扎堆
近日,由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门户网站“中国长治”,刊发了《中共长治市委组织部公示》(长组公字【2012】2号),在拟任命的副处以上干部中,有2人系14岁参加工作,1人16岁参加工作,5人17岁参加工作,同时其中2名干部还是“80后”。网友直指,长治市惊现多名“童工”干部。对此,长治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称,只负责发布公告,对具体情况并不知情。[详细]
回应
山西长治回应低龄干部质疑:五轮审核经得住检验
●1982年出生的王瑞,1996年14岁初中毕业后,参加并通过了解放军某中专学校特殊专业的考试,根据相关规定从其中专就读即参军入伍计算军龄,后在部队提干、转业,军龄记为工龄。档案显示,王瑞从地方选拔考入军校参军入伍,全套手续符合招生简章及军地两方规定,长治市委组织部联系该部队院校核实无误。
●1982年出生的李艳珺,1987年5岁即上小学,此现象在当地农村较常见,而长治当时小学学制系5年制,加之初中、高中学制各3年,其16岁即高中毕业,长治市委组织部也实地调查无误。李艳珺高中毕业后招工进入长治电缆厂工作,工龄从16岁起计符合规定。其2003年参加公务员考试被录用为长治市政协科员,档案和经历无误。[详细]
评论
官场“童工”,诚信比年龄更堪追问
官场“童工”刺激公众的另一种焦虑:官员通过造假等不正当手段,将政治资源牢牢攥在家族手中,实现公共权力的近亲繁殖、代际传递。“官二代”的“传奇”,便是“穷二代”的“噩梦”,当选拔和竞争都是以“纯天然禀赋”——血缘为标准,贫寒子弟通过个人努力跻身精英阶层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社会必然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一个通道堰塞、阶层板结、四处“拼爹”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缺乏公平与活力的社会。
这些恐怕才是公众对官场“童工”现象紧追不舍的深层原因。因此,作为干部选拔部门,似乎不宜只顾公示不顾公理、公愤,更不应该用各种难以自圆其说的理由来搪塞公众。[详细]
中央党校教授称部分地方比着降领导班子平均年龄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批“70后”干部走向政坛前台是历史的必然,这是实现党的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需要。但选拔领导干部不能唯年龄论、不应以年龄选人,应促进形成干部的立体化布局,年长与年轻的领导班子搭配合理,可以使知识构成、个性形成互补,更好地发挥出各自优势。但过多追求干部的年轻化,就会造成干部队伍对工作的不适应,同时导致群众的不信任,特别是对选拔过程不透明的年轻领导干部会产生质疑。[详细]

党校教授谈提拔年轻干部:正确看待所谓“潜质”
党政领导干部这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与其他领域专业能力是不一样的。当年轻干部从名牌大学毕业时,具有该专业的良好潜质,但作为党政领导者,能否在短时间内就已经具备这些能力素质?这固然与个人的主观努力相关,也与组织提供的条件、当地的政治生态环境相关。但无论如何,最基本的问题是:用什么判断、谁来判断干部是否具有发展的潜质。还是要到群众中去了解,到群众中去判断,以工作业绩判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