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节同至”促消费 百姓期盼收入涨——从春节消费看虎年经济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秦亚洲、韩冰、拉巴次仁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尽,但融合了春节、情人节和藏历新年等多重喜庆元素的春节长假,呈现出购销两旺的消费火爆景象。在2009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后,红火的春节消费为虎年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开出好局,2010年中国经济持续回暖令人期待。
春节、情人节、藏历新年:“三节同至”催热市场
2月14日是春节和情人节、藏历新年百年巧遇的日子,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的交融,使人们无论地处雪域高原还是东海之滨,都为家庭团聚、情侣相会、出行旅游精心准备,尽情购物。
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大红灯笼高高挂,“福”字飘扬,年味浓郁。在上海的酒吧街,年轻人摩肩接踵,情话绵绵。在郑州的莲花百货等市场,提着大包小包的人们,淹没在一串串欢声笑语中。
车市在春节期间出现销售高峰,彰显“驾车回乡”的无穷魅力。在武汉、南京、广州等地,一些畅销车型供不应求,必须加价才能提到车。成都一家4S店负责人钟声说:“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品牌的车基本处于断货状态。”
带着老婆、孩子从杭州开车回湖北农村过年的吴春辉说:“在老家过年才能找到感觉。我买了4000多元的年货,后备箱塞得满满的。”
虎年除夕,全国主要城市和景区年夜饭市场一片红火。上海三星级以上宾馆年夜饭预订超过80%,三星级以下超过90%。南京市有100万人次走进餐馆享用年夜饭。
虎年春节和源自西方的情人节是同一天,这让追逐时尚的年轻人格外兴奋。在三亚,来自北京一家通信公司的袁定和女朋友兴高采烈:“这个情人节过得很特别,虽然消费超过了预算,但快乐也超过了预期!”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统计显示,今年春节长假,外出旅游呈现南北两旺的局面,部分景点出现“井喷”。吉林市自除夕开始连续出现“雾凇”景观,松花江两岸银装素裹,吸引几十万游客观赏拍照。三亚春节旅游市场一直保持高位运行,接待游客人次和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20%。
与国内游相比,出境过大年的人越来越多。中国国际旅行社出境旅游部副总经理卢毅说,仅北京地区,今年春节就至少有30架旅游包机,东南亚游特别受欢迎,日韩路线、中东路线也呈上升趋势。
藏历新年来临,在拉萨市八廓商业街,购买“羊”头、麦穗以及干果的人们络绎不绝。按藏族习惯,这些供品预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藏文春联成为今年西藏年货市场的“新宠”。这种借鉴汉式风格又保留藏族特色的祝福方式,给藏历新年和春节的“亲密接触”带来和谐气氛。拉萨百货商店售货员华霞说:“销量很好,藏族人喜欢这些春联。”
农民工经历“泪水后的欢笑”:农村消费再度升温
春节期间,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经历“失业又就业”的农民工,脸上洋溢着“泪水后的欢笑”。由于2009年“保增长、促就业”的政策显效,使上千万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又返城就业,保证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回家过年的河南省固始县蒋集镇农民蒋三庆说:“因为下岗返乡,去年过年只买了600元的年货。今年有惊无险在广东找到工作,过年一下子买了上千元年货,还放了一万响的鞭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
“有工作,心里就有底,花钱就大胆。”在贵州省息烽县小寨坝镇,罗黔生经营着当地最大的商店,他说,“今年春节销售额是去年的2倍。”
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以超过6%的幅度增长,是20多年来第一次。
不仅是“保增长”等刺激政策为农民工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一系列惠农政策也使种粮农民心里更踏实。河南滑县农民王保军说:“去年国家提高小麦收购价,仅此一项我就增加收入300多元。”
从去年初开始,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密集出台,尤其是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举措,刺激农村消费快速增长。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相关下乡产品的补贴政策将继续执行,而且提高补贴水平,这无疑更增加了农民消费的信心。
2月13日,拉萨市羊达乡农民阿努为家里购置了一台电动酥油搅拌机,原价380元,他只花304元就买到了,因为政府补贴20%。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马相村说,西藏农村消费增长幅度已经超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