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款周期拉长、信贷收紧、负债率高企等因素下,今年年底房企将面临巨大资金压力,一些房企将会出局
编者按: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高烧”,疯狂的房价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为了防止地产市场的泡沫,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尤其是“新国十条”公布后各城市将陆续出台实施细则;同时,有关房产税等方面政策出台的预期日益升温。楼市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部分城市更是出现了“量价齐跌”。
在这种背景下,开发商的资金链到底能扛多久、房地产价格的下跌会否造成中国经济“崩盘”、调控过后房价会否出现报复性反弹。本报从今天起辟专栏“透视新政下的房地产市场”解答这些热点问题。
继恒大之后,万科16日开始执行降价策略。虽然此前恒大地产的降价曾被指作秀,但不可否认,随着政策的持续收紧,房地产商的资金来源再一次萎缩。根据WIND的数据,分析房地产业的开发资金构成,1至4月份有4,552.32亿元资金来源于国内信贷,同比增长39.90%,这一数据明显低于1至3月份的44.30%和1至2月份的46.10%。一些机构预计,下半年房地产业资金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局面。
房地产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在上市公司的一季报中也反映明显。据WIND的统计显示,一季度末,上市房企整体资产负债率67.13%。而且,虽然房地产行业去年有一波大行情,但在这一年中上市房企的债务水平却在不断提高,2009年底资产负债率65.74%,2009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65.09%,2009年年中资产负债率64.53%,2009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64.10%。而且,一季度,上市房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391.2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为-0.06。
在资金面不断收紧的情况下,个别企业已经开始降价促销。5月6日,恒大地产率先宣布在全国实行8.5折促销,打破了绝大多数开发商集体观望的僵局,似乎也进一步印证了此轮调控之下房企资金链渐趋紧张的传闻。不过,恒大地产最近发布的业绩报告却显示,今年前4月该集团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121.3亿元,同比增长120.3%,合约面积18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4%;截至今年4月底,其现金余额达港币209.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