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温家宝听取基层群众代表的意见。1月22日至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征求对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农家小院商国是
——温家宝总理首次就政府工作报告深入农户家中召开座谈会侧记
新华网石家庄2月2日电(记者李斌、陈二厚) 阳光明媚,燕赵大地天气逐渐转暖。
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巴克什营镇偏桥村看望村民,并在村民苏洪喜家中召开座谈会,就《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和改进政府工作与农民们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
听民声、察民意、聚民智。这些年,温家宝总理每年都要召开多次座谈会,邀请包括基层群众在内的各界人士到中南海,听取大家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总理来到农户家中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这是第一次。
地处燕山山区的偏桥村有300多户人家,位于金山岭长城附近,京承高速公路从村旁通过。2000年、2005年,温家宝曾先后二次到这个小山村看望过群众,仍记得村里一些老百姓的名字。
“老苏,你的信我收到了,我来看看大家。”10时许,温家宝在偏桥村村口握住68岁的村民苏洪喜的手高兴地说。
原来,5年前温家宝第二次来这个小山村时,曾和苏洪喜约定过5年后再来。不久前,一直惦记着温总理的苏洪喜以“农民老朋友”的身份致信温家宝,告诉总理这几年村子里的变化:修了水泥路,建起了饲料加工厂和种鸡场,自己家里也种了大棚,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在信中,他代表全村人邀请总理再来做客。
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里,一个个农家小院和蔬菜大棚错落分布。应苏老汉的邀请,温家宝弯腰走进他家的大棚。110米长的大棚里,一米多高的黄瓜苗长势正好,总理拿起一根黄瓜,边看边问家里的种植和收入情况。
走出大棚,温总理和苏老汉手拉着手向村里走去。听说总理来了,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欢迎。温家宝就像回到家里一样,微笑着和乡亲们打招呼。
随后,温总理走进苏老汉家。20多平方米大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张普通的圆桌和二三十个三脚圆凳。温家宝亲切地招呼村民们坐下,客厅里坐满了人。温家宝开门见山地说:“今天到偏桥村,一是看望乡亲们。离我上次来村里又过去5年了,我很想念你们。二是3月份要开全国‘两会’,我要在全国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农业、农村、农民还是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如何做好‘三农’工作,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在询问村子里的发展变化情况后,温家宝说:“我先把政府去年做的几件事,给乡亲们汇报一下。第一,我国农业连续6年丰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在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上没有过。第二,农民收入又提高了。去年全国农民收入增长8.4%,增幅是比较高的。第三,去年全国支农资金又增加了。中央财政预算用于安排‘三农’的支出达到7253亿元。第四,实行‘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第五,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