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继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对此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专篇,提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社会管理创新,大庆走过两年。2008年11月,着手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大庆率先在全国地级市中成立社会工作委员会,两年多来,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社会工作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
近日,本报记者赴黑龙江采访,看大庆如何“解题”社会管理。
今日大庆,是特殊的。
要求特殊——这是座头顶无数光环、堪称中国工业坚强脊梁的功勋城市,肩负建设“百年油田”重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保持城市长久繁荣使命,大庆人感叹:“我们输不起”。
考验特殊——1979年设市,矿区、油田上建城,社会与社会管理,对大庆人来说是全新的概念,空白的领域。从矿区人到社区人、从企业人到城市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年轻的大庆在短时间内集中遭遇社会管理难题。
阶段特殊——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大庆,今天面临新任务:着力壮大接续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不转,就要落后,就可能因油而衰。
“特殊阶段遇到特殊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改革发展。发现矛盾、解决矛盾,这既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也考验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黑龙江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说。
“问题就是时代的号角。”这或许可以解释,这一次,大庆为什么走在前列。
一道管理题
时代进步、信息发展,深刻改变中国。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悄然出现,比如两新组织、自组织、虚拟社区。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有何诉求,如何凝聚,考验执政党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快速发展中,大庆遇到的挑战,不比拿到的奖牌少。
企业改制、征地拆迁、下岗再就业、边缘群体诉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大庆怎样维护稳定、继续前行?
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各式各样、社会需求千差万别,政府是包打天下、包揽管理,还是转变职能、创新格局?
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无序发展,社会资源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怎样理顺结构?
诸多挑战,汇成一道管理题:社会管理抓什么、怎么抓?问题推着大庆走,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就此起步。
2008年11月,在取经京沪、借鉴香港的基础上,大庆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率先成立专门的社会工作机构:大庆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
“挂牌子”容易,职能融合却难。研究了大庆独具特色的地企共建社会结构后,大庆决定先从打通“横向”隔阂开始。
大庆要求,市委、市政府所属27个工作部门成为市委社工委成员单位,由一名市委常委担任市委社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