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遏制公车妄为:要与民同牌,更要与民同权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多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为遏抑公车腐败,可谓殚精竭虑。有的地方给公车贴上“公务标识”,有的出台禁令:严禁用公车接送子女上、下学和接送配偶上、下班……还有的地方成立联合小组不定期巡查。遗憾的是,这些措施收效甚微,如今,与民同牌能发挥多大作用,有待观察,但如果不裁汰公车,不约束权力,不扩大公众监督,不加大问责力度,现行的制度设计就会流于中看不中用。

  针对少数公务车辆不遵守交通法规,乱用警灯、乱鸣警笛、乱闯信号灯的交通违法现象,河南省公安厅在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决定自7月29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取消豫O号牌,所有党政机关和政法机关使用的豫O号牌,全部采用自编自选方式更换为民用号牌,转籍至各省辖市车辆管理所。(8月2日《人民日报》)

  与民同牌,其意十分明显,就是官牌降格为“民”牌,与民众“混迹”在一起,其实这种动作并非新鲜招数,多年前一些地方已经取消特权车牌。参诸现实境况,取消特权车牌并非切中肯綮之举,即特权车牌没有了,特权犹在,谁都知道不少公车之所以牛,不是因为车牌牛,而是因为权力牛。

      而且,取消了特权车牌反倒给公众监督带来了障碍。比如,一些公车到娱乐场所潇洒,为避免贻人口实,故意在车牌上蒙上布,如果取消特权车牌,岂不正中其下怀?再比如,去年媒体曝光了湖南湘潭大学门口大量公车送新生上学的情况,照片显示,该大学门口简直成了公车大聚会,从公检法用车到国土、卫生监督用车,甚至血防专用车,无所不有,如此大规模的公车私用令网友感叹不已,“司法、公安、检察、环境监测、国土执法、卫生监督、防汛指挥……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是市里部门开大会呢。”显然,一旦取消党政机关公车的专用车牌,再淡化一些专业公车的标志,公众就难以断定该车是不是私用。

  当然,与民同牌的设计之初不无制度善意,可看出相关部门治理公车的努力。但是,要想真正遏制公车妄为,不妨厘清几个问题:

  其一,遏制特权比遏制特权车重要。一些公车披上了民用车牌的“马甲”,就会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了吗?不容乐观!证明公车的方式有许多种,特权车牌只是一种,如果权力不被约束,开公车的人依然骄横,以特权自恃,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就会继续不遵守交通法规,乱用警灯、乱鸣警笛、乱闯信号灯。有网友嘲讽称:就算把他车牌写成“孙子”,在人民群众面前他仍敢称“爷爷”。话糙理不糙,这话生动地戳中了一些特权车的本质。

      其二,与民同牌了,关键是能不能做到与民同“权”。与一些特权车相比,寻常车主为何老老实实地遵守交通法规?原因很简单,他们知道违法的后果,或者可以说,他们无所恃,他们知道一旦违法没有权力撑腰,而公车往往在权力运作下逃脱惩处。因此,公车与民同牌了,执法部门更应该一视同仁,如果手下留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民同牌就毫无意义,公车会依然招摇于世,耀武扬威。

  其三,与民同牌只是锯箭之举,裁减公车才是釜底抽薪。我国公车多,是不争事实,在不少地方,公车使用一直存有“三三制”现象———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正因为如此,养车费用极高,不合理的公车消费,已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包袱,削减公车,刻不容缓,事实上,公车大幅削减未必就影响机关办公,比如2006年,为迎接中非合作北京峰会,北京大约封存49万辆公车,封闭比例高达80%,效果显示,“各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因此而受到丝毫影响”。

      多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为遏抑公车腐败,可谓殚精竭虑。有的地方给公车贴上“公务标识”,有的出台禁令:严禁用公车接送子女上、下学和接送配偶上、下班……还有的地方成立联合小组,不定期对学校、娱乐场所、饭店等进行巡查。遗憾的是,这些措施收效甚微,如今,与民同牌能发挥多大作用,有待观察,但如果不裁汰公车,不约束权力,不扩大公众监督,不加大问责力度,现行的制度设计就会流于中看不中用。

  王石川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青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京公租房租金定价将听民意 已公布成本租金为初估价
下一篇:中国高层发声抵制三俗 全国掀起“新道德运动”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技术创新]斯巴鲁“被国产” 一汽、北汽、江铃成绯
[技术创新]磁悬浮S1线西段通过二次环评 不会造成电
[技术创新]我国自主研发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成功
[政策法规]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补充
[政策法规]关于发布《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
[政策法规]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
[政策法规]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
[经济动态]12家上市公司公布上半年业绩
[经济动态]陈榕生内幕细节曝光:动用三账户炒作自
[经济动态]中钢协称铁矿石供求关系逆转 分析师认为
[经济动态]3亿吨钢铁产能将获国家准生证
[经济动态]英媒称中国垄断稀土供应 美国应重建稀土
[经济动态]任志强发文驳6000万套空置房 称应减税加
[经济动态]国际油价连续3天上涨 国内成品油降价窗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