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综合讯)刚刚结束的台湾县市地方选举结果,可能会促使台湾总统、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放缓推动改善两岸关系政策的步伐。两岸目前正在商洽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据法新社报道,在上周六的台湾17个县市地方选举中,执政的国民党丢掉了两个县市,而支持台湾独立的反对党民主进步党却攻下了宜兰县,夺回了号称台湾“民主圣地”的执政权。
东吴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徐永明说:“马英九必须调整或放慢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关系的步伐。”
这次地方选举的合格选民总共有700万人。此次选举,被广泛视为在去年5月宣誓就任总统的马英九的“期中考”。
在总统选举期间,马英九向2300万台湾人民承诺改善与蓬勃发展的中国大陆的关系,以振兴台湾经济。
马英九去年赢得总统选举,被视为台湾选民对民进党执政期间长期执行与大陆不友善政策的不满,可是上周末的选举结果显示,反方向的钟摆效应已经形成。
中国文化大学中山研究所教授蔡玮说:“如果马英九把选举结果解读成民众不满其大陆政策,他在这方面将会更加谨慎和保守。”
事实上,马英九已经有了把选举结果与其大陆政策挂钩的倾向。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前晚在选后就表示,很愿意听取民众对某些具体大陆政策的意见。
具体负责两岸事务的行政院大陆事务委员会昨天进一步阐释,台湾政府的大陆政策就是要以民意做为执行方向。
陆委会副主委刘德勋说,国民党主席马英九选后关于对民众有意见的大陆政策,将听取民意后做必要的调整与改进说法,陆委会对此无法多做政策细节上的说明,但如果民众有意见,陆委会当然会听取民意。他接着说,每个部会面对两岸事务时,都是以听取民意做为政策的执行方向,陆委会不仅尊重民意也接受“国会”监督,推动大陆政策时,更时时以台湾的利益为主要考量。
马英九政府曾经宣布有意在明年之内,与大陆签署ECFA,理由是这项协议可以提高饱受经济衰退影响的台湾的就业率。
不过,民进党却警告说,与大陆签署ECFA,不一定会产生国民党所承诺的效益,反而会削弱台湾事实上独立的地位。民进党的这个说法,赢得不少选民的赞同。
据《工商时报》报道,民进党在选前大力炒作反对签署ECFA议题,并将此次选举视为民众对ECFA投下的不信任票,前天的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不仅在原本执政的云林、嘉义、屏东三个县得票数大幅领先,还抢回蓝营执政的宜兰县,新竹县的彭绍瑾得票数也超出预期,显示这个议题在农业和传统产业县市发挥作用,也对定于本月下旬在台中市举行的第四次江陈会和未来两岸政策造成一定压力。 新竹县的陈姓中年选民对法新社说:“我很担心(马政府的)亲北京政策。如果马英九不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过了几年,台湾就会被北京吃掉。”
“ECFA不是个好东西。一旦台湾签署了这个协议,更多人会失业。”该陈姓男子认为,台湾的劳工队伍根本无法和大陆的纪律化和低薪的工人竞争。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马英九可能会发现今后跟大陆方面打交道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蔡玮说:“北京方面今后可能会表现得更加宽容,更加合作,因为北京宁可与对大陆友善的马英九打交道,而不希望看到民进党重新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