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公款出游泛滥,官员总能找到手段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自2007年8月份以来,吉林省煤炭工业局大规模组织各层次领导干部公款出国旅游。两年多一共组织了9批51人公款出国旅游,其中有32人是违反规定、未经因公审批程序,办理了因私护照、巧立名目公款出国旅游的。(央视《焦点访谈》3月21日)

   它何以在一些地方不时发生?媒体每次曝光地方官员挥金如土公款出国游时,都会说这些官员巧立名目、不择手段。可在我看来,其关键还在于这些官员总能找到他们需要的“手段”。

    一种“手段”是所谓“集体决定”。据报道,从2007年~2009年上半年,吉林省煤炭工业局由局领导在局党组会上作出决定,在局内组织各层次领导干部公款出国,并指定几个领导分别带队。既然是集体决定,其行事自然就多了几分理直气壮,责任共同承担,利益也能实现均沾。而且,如此大规模“普惠”式公款出国游,也能最大限度地弥合内部不同意见。

    再一种“手段”是路径变通。既然领导干部出国必须履行因公出国审批程序,很多官员就以私人护照出国。在中国这样一个熟人社会,总能从公安部门找到熟人,办下私人护照并不是什么难事。吉林省煤炭工业局出国游的官员中,很多人持因私护照公款出国,连局长赵全州也使用虚假身份,持因私护照出国,这就轻松绕过了组织部门的审批。

    还有一种“手段”是部门规定。2009年年初广州海事法院院长带队人均花费8万余元公款出国考察引起坊间议论纷纷,面对质疑,广州海事法院回应称:考察总费用“严格按照我院2008年度出访专项经费预算执行”,“没有超过预算”。可见,在行政预算不透明不公开的情形下,官员往往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适理由。

    单位集体决定在先,辅以具体操作时的路径变通,又有地方性规定做支撑,公款出国旅游在某些政府部门其实已变得很简单,甚至都不存在“不择手段”的事情。官员们堂而皇之地出国考察、调研、学习、交流,也就越发肆无忌惮了。至于说监督,至少在目前仍会遭遇或明或暗的抵制。令行不止的根源还在于缺乏必要的外部监督,仅依靠官员自查,终归很难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管。

    这些年来,公款出国、公车使用、公务接待等“三公”支出屡遭诟病,“不择手段”、“巧立名目”的事情次第发生,根源在于那些违法乱纪的官员拥有太多裁量权却缺乏有效的公众监督,如果不是纪检部门披露、网友揭露,大量的违规“三公”消费甚至都不可能见光。可以说,官员们游刃有余地“不择手段”背后,是难以言说的治理困境。(胡印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青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记者暗访珠三角地沟油三大去向 川、湘菜馆用油最多
下一篇:电视“有奖猜谜”节目为何被紧急叫停? 涉嫌欺诈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最新指南]关于印发聚氯乙烯等17个重点行业清洁生
[最新指南]关于印发《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
[最新指南]信息化推动旅游业转型创新升级
[经济动态]罗奇批驳克鲁格曼 “人民币大幅升值是双
[经济动态]“中投2号”有望上半年挂牌 至少20家央
[经济动态]中小板300指数发布 同步发布价格与收益
[经济动态]神州泰岳取代茅台成为第一高价股
[经济动态]创业板新股首次被叫停上市 苏州恒久陷入
[经济动态]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15天内制定地产退出
[经济动态]谁会做空?股指期货当下迫切问题
[经济动态]盐湖合并案收官在即 钾肥价格蕴育反弹
[经济动态]高考改革方向:打破一考定终身
[经济动态]入股成都航空 中国商飞被指涉嫌违规
[经济动态]消费:短期“穷开心”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