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左传》云:德,国家之基也。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五德”提法列入“七一”讲话这一纲领性文件,意味着中国官德建设被提上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目前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大换届已进入关键阶段,如何实践好以“五德”为标准的用人导向,成为各相关部门的重要课题。
中国“官德”建设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强调“五德”用人导向
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详细

制图:肖潘潘 陶小莫(资料图片)
各地精心组织党委换届工作:注重品行 强化监督
各地在此次党委换届工作中,紧紧围绕科学发展选优配强市县乡领导班子,旗帜鲜明地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为区域发展夯实基础。
广东换届将专项考评"官德":"德"高者上差者下
近日广东省委组织部专门发出《关于在市县领导班子换届中开展干部德的专项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换届考察中深入开展干部德的专项考评工作。《通知》要求,开展干部德的考评工作,主要从干部的政治信念、宗旨意识、大局观念、坚持原则、工作作风、个人品行六个方面进行,每个方面着重把握若干正向考评要点和反向考评要点。《通知》提出,考评干部的德,主要采取个别谈话、专项调查、民主测评、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对换届中拟提拔任职的干部,要重点进行考评。
浙江干部德行正反双向测评 解决"无法考察"难题
浙江省委组织部透露,针对如何考实、考准干部的德这一难点问题,该省率先出台全省性的领导干部德行的考核考察评价办法,首次设置15个反向测评指标,直指“不敢坚持原则”、“热衷政绩工程”、“铺张浪费”、“作风不检点”等负面现象,对干部德行开展正反双向测评。
浙江以德考官 仙居8名干部因“失德”暂缓提拔
在拟提拔之前,仙居县委组织部都对他们进行了一项新的考核程序:向被考察者周围的普通群众发放《干部德的情况调查表》,里面有4大类16项评价指标,是好是坏,让群众“打勾”。没想到这一打勾,还真勾出了他们的“失德”之处。
衡量官德,须打造一把科学合理的“标尺”

漫画:朱慧卿(资料图片)
“官德”考评新招频出能否规范官员品行
干部提拔需要出具家庭道德鉴定书,这是湖南省邵阳县最近新出台的干部考核标准。江苏省沭阳县也有“创新之举”——对96名乡科级“一把手”进行年中考核,首次将“忠于配偶”等个人品德情况列入其中。一些地区也快步跟上将“是否孝敬父母”的道德指标纳入了干部考核体系。
“官德”考评缘何昏招频出?
,“官德”考评因何会昏招频出?这当然和对“官德”进行考评的日益紧迫性、重要性相关,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在还没有对“官德”考评进行相应规范的时候就病急乱投医,必然会导致昏招频出。放眼来看时下的所谓“官德”考评“新招”,始终没能够摆脱由官员来考核“官德”的框架。
“官德”考察机制有待大力完善
“对干部道德标准这一块的考察确实存在缺失,这从目前的尝试中不难看出。”有专家认为,目前的尝试中一个大的问题是混淆了价值判断和行为判断。良好的品行需要全面的考察、综合的分析、科学的结论,而不是感情用事。需要建立一个专门考察公务员道德的行政评价机制,这个指标需要大力推进,但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指标,而不能太随意、不规范。 |
各方热议:让"官德"考评成为真正有效的"过滤器"
“官德”必须制度化
由于涉及权力行使,对官员的道德要求,就不仅是伦理要求,更是政治、法律要求。“官德”的基本要求制度化,才能使道德的“软约束”,获得制度“硬杠杠”的威力。“官德”制度化,并非简单的“道德立法”,而是要建立一套规范、一个体系,包括监督机制、养成机制、评价机制、选择机制等。
让官德考察成为真正有效的过滤器
干部考察是决定干部能否提拔重用的重要关口,落实选拔干部的德才兼备原则,就必须要把考察官德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控制“失德”官员进入领导层,才能有效阻挡他们对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干群关系甚至党的事业带来负面影响和致命损害。
“官德”标尺是否管用关键看执行
到底这把辛辛苦苦制作的“官德”标尺是否管用,关键还要看如何执行。执行力是制度的生命力。“天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是否管用,就要看制度面前有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有没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