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房价收入比”入考核,有利科学调控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1月24日 双击滚屏
   “房价收入比”是一项在目前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指标,关键在于如何操作、如何执行、如何不打折扣

  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不把考核的结果与官员的政绩结合起来,单靠政策的单兵出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难!

  而从去年4月份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到现在,虽然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调控的筹码不断增多、调控的频率也在不断加快,但是,效果寥寥。不仅房价没有下降,开发商拿地的热情也一点没有减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一点没有改变。只要“土地财政”继续作用,只要地方政府把筹集建设资金的筹码继续放在“土地财政”上,要把房价降下来,或者让房价回归理性,可能性就很小。

  也正因为如此,社会各方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期待,已不再满足于出台多少调控政策,而更希望看到用什么样的手段可以让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的政策去实施,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去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和管理。

  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省温州市出台办法,提出将“房价收入比”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列入政府工作绩效重点考核项目,成为检验官员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笔者认为,相对于其他调控政策,此举针对性更强,如果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其杀伤力、产生的积极影响,值得好好关注。一方面,能够促使当地各级政府真正关心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敢再在高房价面前麻木不仁,对老百姓买不起房漠不关心,而会千方百计地控制房价的上涨,重视对普通商品房、保障房的建设;另一方面,还会促使政府更加重视和关心居民收入的提高,以收入的提高来缓和与高房价的关系,缓解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的矛盾。

  而事实上,在经历了多轮调控没有见效的情况下,回头再来分析一下房地产市场的形势,不难发现,单就房价论房价,已经找不到解决住房问题的正确答案。有时候,房价高,不一定不合理,房价低,也不一定合理。关键要看居民的收入水平,看居民购买住房的能力。如果数字上的房价再高,绝大多数居民都具有很强的购买力,能称其为真正的高吗?相反,房价再低,绝大多数居民买不起,又如何称得上是真正的低呢?唯有将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把房价置于居民收入中进行考核,用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和承受能力来评价房价的高低,才能真正得出房价是高是低的准确结论。

  可以肯定,将“房价收入比”作为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并与官员的升迁、任用紧密挂钩,就容易促使官员重视房价合理性、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例也告诉我们,很多工作,只要与官员的考核较真、与官员的升迁挂钩,就容易出成效。相反,如果政策归政策,考核归考核,要求归要求,升迁归升迁,就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当然,要让官员敬畏政策、敬畏考核、敬畏房价与收入的关系,还必须解决两道难题。一是较真,二是防假。一旦“房价收入比”纳入到政绩考核体系,就必须从效果出发,一方面,权重要尽可能地大一些。温州的权重比只有不到5%,显然偏低。在特定状态下,不妨采取“一票否决”。待进入常态时,再以一定的权重考核。另一方面,要在考核坚决兑现,而不是说的与做的不一致,让官员心存侥幸心理。而从防假来看,眼下官员做假不仅相当普遍,而且手段越来越高明。如何在推行“房价收入比”考核中,防止地方官员在房价、收入统计中玩假,也是此项手段能不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重要方面。而将造假行为与官员的乌纱帽捆绑起来,可能效果要好一些。

  总之,“房价收入比”是一项在目前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指标,关键在于如何操作、如何执行、如何不打折扣。也希望其他地方能够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力争在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上能够有一些新的进展。(谭浩俊)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瞭望》:大部门制三年检视 有进展无突破
下一篇:学者谈中国应对社会矛盾优势:互联网成宣泄通道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财政厅]2010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效益
[财政厅]2010年财政收支情况 
[政策法规]关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费有关问题
[经济动态]谢旭人:未来五年全面实施资源税改革
[经济动态]银行流动性告急演抢钱大战 央行再施逆回
[经济动态]多省提出未来5年GDP翻番 被指未考虑资源
[经济动态]去年土地市场火热 北京总地价等于美国一
[经济动态]工信部等三部委: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
[经济动态]雅戈尔子公司员工春节前后请假扣三倍工
[经济动态]家乐福零供矛盾不断 九三集团低调内部解
[经济动态]沃尔玛进场条件加码 供货商观望暂未续约
[经济动态]温州个人直投试点因未获外汇局批准被叫
[经济动态]地方两会各市长筹划房市 房产税保障房成
[经济动态]外交部官员撰文称未来20年美国仍将主导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