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从昔日的“姜你军”“蒜你狠”到如今的白菜“跳水”“姜”涛急转,菜价往常是三五年一个轮回,可今年就经历了多轮波动。今年入秋以来,“菜贱伤农”的故事不断上演,土豆、白菜、大蒜、生姜等品种轮番登场。在10月份农业部、商务部等发动各地购买滞销的内蒙古土豆之后,农业部近日又向各省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菜农减少损失。通知发出后,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对菜农伸出援手。然而,政府出手驰援只能是权宜之计,而不是长远之策。要打破“菜贱伤农”的怪圈,帮助农民走出“卖菜难”的困境,除了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各界的爱心,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2月4日,山东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大白菜种植户吴文清(左)帮助爱心人士将大白菜装车。新华社发(房德华 摄)
红头文件助农民解决“卖菜难”
“爱心白菜”
11月24日,农业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大白菜滞销卖难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紧急行动起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白菜销售,努力减少菜农损失。 >>>详细
“爱心土豆”
国庆节前后,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出现了严重的土豆滞销情况。为减少当地农民的损失,农业部和商务部等部门于10月中下旬在北京、天津、广州、南京等大城市,号召市民购买来自内蒙古等地的土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