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温家宝总理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成为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往年8%左右的预期目标,为何在今年降至7.5%?报告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经济增速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国的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但这并不是全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人们对经济增速的看法更加客观、全面。
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十六个关键词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图表资料: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GDP增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详细]
7.5%:经济增速目标八年首降为哪般
“从2005年起,每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都设定在8%左右,今年是8年来第一次调低。”长期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点出了其中的重大变化。经济增速与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并称宏观经济四大指标。经济增速目标是预期性的而非约束性的,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经济增速并不是一回事。
刘树成委员梳理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年初预期目标。从2001年到2004年,除了2002年没有明确提具体值外,都设定为7%左右。从2005年到2011年,都是8%左右。这一设置与五年规划之间存在衔接关系,“十二五”规划经济年均增速目标比“十一五”下调了0.5个百分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