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库移民在本村的电子公示栏中,可了解到每一笔资金、每一项目的有关信息。
日前,笔者来到湛江遂溪县新兴村的水库移民文化与信息服务站,但见站里摆着一个电脑触摸屏,村民只要在这里轻轻一点,便可以看到有关水库移民的政策法规,村里每一个建设项目、每一户移民的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项目进度、工程预结算书、项目验收报告,以及每一个移民的资料、资金等信息。
据了解,为进一步落实水库移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强化移民资金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我省拟在“十二五”期间,在全省100人以上的水库移民自然村建设文化与信息服务站,形成覆盖全省的移民信息网络,实现省、市、县、村四级与移民进行信息互动,使移民群众能够在家简单、快捷地查询到移民所有项目和资金安排等信息。
“近年来,中央和省对水库移民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从后期扶持资金、结余资金、应急资金到库区资金,再到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等等,这些资金涉及数千条移民村一百多万人。项目众多、资金分配涉及面极广,如何做好资金项目的监督管理、避免移民资金被挪用或贪污,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省水利厅副厅长朱兆华说,实施“文化与信息服务工程”就是要使用移民扶持资金、项目公开透明,让移民群众充分了解资金、项目的情况,直接参与管理和监督,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力量来避免“暗箱”操作,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探访水库移民六大民生工程
粤未见贪污挪用移民资金事件
如何对资金、项目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从源头上、机制上防止腐败,关系到一百多万水库移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广大移民地区的稳定与团结,近年来,我省不断地摸索、总结水库移民扶持项目的防腐机制,初步找到了一套防止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机制和方法。
据了解,在过去的10多年中,全省“面上”数千条移民村成千上万个后期扶持项目,涉及到全省20个地级市、109个县(市、区)的数百名移民干部,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发生因为贪污或占用、挪用移民资金受到党纪国法制裁的事件,这在全国任何一个省份的水库移民工作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据了解,我省水库移民反腐工作能够取得如此显著成效,一系列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近年来我省依托信息网络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早在1993年,广东省移民主管部门就提出并组织建立了“广东省水库移民信息管理系统”。其后,通过对该系统的多次升级和完善,我省基本建立了覆盖全省各市及有关县的网上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基础资料、计划管理和项目验收电子化和网络化。2006年8月30日,根据中央的要求,广东已经把全省153万大中型水库移民的所有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学历等都输入系统,任何一个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到这些信息。
2005年1月1日起,省移民主管部门将所有的计划项目、资金安排和实施结果在互联网上公开(广东水库移民动态监控地理信息应用系统http//ymb.gdwater.gov.cn),全面接受全社会、全体水库移民的监督。
从2006年7月开始,省移民主管部门通过《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今后每年所有后期扶持年度计划项目必须根据信息系统保留的移民基本信息资料,将资金和项目具体分解到每一分钱,并全部对应安排到每一户(人)、每一自然村、每一个小项目,然后通过互联网在《广东水库移民动态监控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上申报,否则无效。省将依据网上最后公布的计划项目及资金安排下拨资金,而不再仅仅依据一张传统的纸质上报文件就下拨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资金。
据了解,这些依托信息技术将移民项目管理精细化的措施,使水库移民项目更为公开、透明,对防止腐败、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