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各地十二五规划出炉 提升幸福指数成为施政导向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2月21日 双击滚屏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春节期间,在山东邹平县芳绿生态农业观光园坚守岗位的人们。 董乃德摄(人民图片)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人们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休闲(2010年9月24日摄)。在各地不久前相继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透露出来的各地“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中,类似“GDP翻番”的表述频繁出现。此种现象引起了不少网民关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惠及民生,让百姓的“幸福感”翻番?新华社记者张明摄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五年规划看头年。1月以来,各省区市两会陆续召开,目前逐渐落下帷幕;3月初,全国两会将大幕开启,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新起点上瞩目新的发展蓝图,让人充满期待。

    各地“十二五”规划出炉,民生指标更加实在

    幸福成为施政导向

    观察地方两会,“幸福”可谓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浏览各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给人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政府自我加压,让“幸福”正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

    目标“一降一升”

    科学发展给百姓更多实惠

    让人民生活更幸福,首要的是要促进民富,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从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GDP崇拜”,到主动调低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把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投向民生,这既是地方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自觉,也是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的写照。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不少省份纷纷放缓了生产总值增速,同时不约而同地调高了城乡居民收入预期目标。

    北京提出“十二五”时期GDP年均增长比“十一五”规划目标低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2个百分点;

    河南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以富民强省作为中心任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

    重庆提出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5%”,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

    从一些地方提出不再约束考核生产总值,到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生产总值基本同步,再到今天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的“一降一升”,人们目睹了科学发展的稳健步伐。

 织密保障网络

    全面维护民众基本权益

    让人民生活更幸福,重要的是要提高保障水平、让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在人民网今年全国两会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暂居榜首。在各地的“十二五”规划中,我们能看见一张更加结实细密的社会保障网络,解除后顾之忧,温暖亿万人心。

    山西提出,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

    山东还将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落实好对优抚对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家庭困难学生的临时价格补贴政策,保证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和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与每个人的利益直接相关,社会保障位居两会热点问题的榜首表明,公众期待优先解决民众基本权益问题。

    政府转变职能

    社会管理从增加幸福起步

    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关键的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公正规范的行政行为,完善平等的公共服务,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人们在社会生活当中感到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感到机会不平等,甚至常常遇到权力滥用的情况,那么收入提高带来的幸福感,会因尊严、机会受损而被冲淡或抵消。

    广东提出推进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率先将珠三角地区建设成为社会体制改革示范区;

    安徽提出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组织的关系,在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各地的这些举措,将会进一步理顺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特别重要的是,抓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创新须从增加群众幸福感起步,使群众的事有人办,群众的困难有人帮,公益事业有人做。(记者 梁昌杰)

 哪些因素影响幸福感?1.15万人次参与人民网调查

    提高生活质量是基础

    本报北京2月20日电 (梁昌杰、封欢欢)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让人民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高频词。哪些因素影响幸福感?人民网就此推出的调查,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截至2月20日21时,共有11519人次参与此次调查。对影响幸福的因素,分别有超过三成的网友选择了“经济状况、生活质量”和“权力规范、公共服务”,其中选择前者的比重略高。可见,规范权力运行已与增加经济收入一样影响着幸福感,政府依法行政,改善公务服务,消除影响幸福的负面因素,网友非常期待。

    34.4%的网友(3957票)认为“经济状况、生活质量”是影响幸福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改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是幸福感的基础条件。

    幸福永远是一个相对指标,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幸福理解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有31.4%的网友(3612票)认为“权力规范、公共服务”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政府对自身权力进行规范,让社会公平正义得到贯彻时,民众的幸福才能更加有保证。让公共服务给人民以稳定的预期,人民的幸福感稳步提升,政府可以大有作为。

    27.7%的网友(3194票)认为“社会保障、体面尊重”与生活幸福感关系最紧密。这说明,体面、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已成为衡量幸福的重要指标。

    此外,还有6.6%的网友(756票)选择了“社会参与、价值实现”这一选项。这也同样表明,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今天,参与社会事务、实现人生价值,已经受到更多的重视,成为更多人的诉求。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专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2011年社会和谐稳定新部署
下一篇:侵吞近亿巨款,“小吏”如何变身“硕鼠”?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
[创业指南]今年我省8大措施促就业 实现城镇新增就
[政策法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王国
[政策法规]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办法
[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时政要闻]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
[时政要闻]党报评GDP超日:“老二”帽子咱不戴 
[时政要闻]今年党史教育将“全员参与” 专家称要有
[时政要闻]北京66局级干部“裸学”一年 名单由市常
[时政要闻]普及医药知识能根治“不合理用药”吗
[时政要闻]再论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
[时政要闻]国企利润如何上缴?
[时政要闻]晒一晒地方党政一把手的“幸福观”
[时政要闻]胡锦涛提出社会管理的三个“最大限度”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