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港媒评上半年经济数据:乐观之余仍须防失衡隐忧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了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香港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指出,内地经济恢复较快增长,显示中央刺激经济方案发挥效力,全年“保八”有望。但内地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必须进一步保持包括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可轻易改变“保增长”的方向,同时提高经济回暖质量,防止经济回暖升势发生逆转。 

  香港《文汇报》的社评指出,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是对全球抵御金融危机的重大贡献,也增强了香港的经济信心。不过,内地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保增长”仍是中国经济今年的头号任务。中国股民数目上亿,一定程度的资产泡沫,其财富效应对提升居民信心和消费能力具有正面意义。但要防止资产泡沫膨胀失控,治本之方是提高经济回暖质量。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让实体经济吸纳更多资金,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遏制信贷资金和热钱大量涌入资产市场。

  香港《大公报》以《增长反弹可喜 折腾风险堪忧》的评论指出,上半年统计数据真的好“靓”,显示经济出现V型反弹,确是可喜可贺。但也须清楚理解反弹背后的原因,从而可更好掌握未来的经济走势及形态。

  中国去年出台的系列刺激经济措施有效,比起欧美来说中国经济的“可宏调度”,即对宏调政策的敏感度好得多。当然,中国宏调政策的结构及取向也较优:4万亿元刺激方案,便比美国的8000亿美元方案力度更强、设计更合理。也正因此,中国的复苏可以提前出现,把其预计形态由U型转为V型。

  另一方面,却也要清醒看到急速复苏可能带来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防微杜渐。首先要关注经济的泡沫化,绝不要坐气垫船的复苏。还要关注稍后物价随经济作V型反弹而急升的危险。六月底广义货币及人民币信贷余额增长达到三成上下,乃极之异常的超高幅度,若再持续将会引发高通胀。上述风险若不加严控,复苏便可能会有反复,故须防由V型变为W型,出现二次探底或震荡。总之,必须避免经济再受折腾,在从宽的宏调政策大方向不变下,具体操作及扩张力度必须及时调整。

  香港《星岛日报》的评论指出,内地经济上半年交出不俗的成绩表,告别金融海啸后的最坏时刻,稳定投资和消费信心,全年有望“保八”,也有助稳住香港经济。

  但乐观之余仍须防失衡隐忧。文章说,买车买楼,是今次内需的火车头,此外,政府津贴家电下乡的措施,带动农村消费,零售额比城市增长为快。经济学者指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投资,需要6至8个月转化为消费,显示下半年尚有庞大余力待发挥。工业生产回升,也为下半年经济提供好兆头。现在论者比较担心的是,放贷宽松会否造成炒卖升温,以及基建投资效益不足。

  香港经济最受中美两股力量影响,内地经济向好,也助港经济稳定。上半年农村经济增长快过城市,二、三线城市快过一线城市,中西部又快过东部,除了反映东部大城市较受出口萎缩影响,也反映中央的政策倾斜,值得港商参考发掘机遇。

  香港《商报》的评论指出,在政府大规模刺激计划和巨额信贷投放的配合下,中国经济无疑已经遏制住下滑趋势,并呈现全面向好格局。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给香港传达了一个信号,内地刺激经济措施全面奏效,投资、消费引擎动力强劲,出口也开始出现回升。港企将由此得到更多商机和市场,香港有望从内地新一轮的发展中获得更大动力。

  没有人回避谈论中国经济在回暖过程中仍面临的问题。过于充裕的流动性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和资产泡沫,可能是中国经济复苏之路上最大隐患。

  香港《新报》的文章指出,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其中第二季GDP增幅为7.9%,较市场预期的7.8% 为佳,较首季的6.1% 显着回升,带动上半年GDP 增幅约7.1%,虽然相比“保八”仍有距离,但次季增幅较首季明显反弹,已经加强了市场对内地经济前景的信心,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银等多间证券行纷纷调升今年内地经济增长预测。

  香港《成报》的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全年“保八”(全年经济增长在8%或以上)有望。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第二季经济数据,中国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不过,不少经济学者认为,二季度经济增速的回升主要来自刺激政策的到位以及强劲内需的启动,外需疲弱,总需求不足,产能利用率仍处于低位的现实依旧存在,下半年增长仍面临多重挑战。

  也有媒体提醒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要预防经济过热带来的失衡。香港《信报》的社评指出,对中国的决策层来说,当前的处境确有两难之困,如果收紧信贷,刚刚出现的复苏极可能一沉不起,但任由现在的信贷宽松环境持续,后果也相当严重。事实上,只看到内地的物价指数稳定而忽略金融和不动产价格的上涨,会导致经济发展失衡,令国际热钱卷土重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中国物价仍处下降区间 下半年应防通缩还是通胀
下一篇:社科院专家解读半年报 称中国经济已触底反弹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时政要闻]乳制品行业准入门槛提高 液态乳用还原奶
[重要通知]中国西部(西安)投融资高峰论坛
[经济动态]全国网媒青海行记者感叹:青海的美丽超
[经济动态] 综述:齐心协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
[经济动态]民间投资带动海东地区区属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动态]上半年互助土族自治县劳务收入增长四成
[经济动态]文化旅游促发展 金门源“十载花节”节节
[经济动态]海东地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辟“绿色通
[经济动态]农行民和县支行累放4000万元信贷资金支
[经济动态]亚洲开发行援助 我省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
[经济动态]上半年青海省旅游业实现恢复性增长 实现
[经济动态]青海各级农行投放47亿信贷资金助推地方
[经济动态]今年青海省招商引资已达77.42亿元 同比
[重要通知]青海省中小企业百户重点培育企业(重点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