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中国式“收入倍增计划”开局 将引爆内需消费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31日 双击滚屏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特别是对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纲要提出了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即增长7%以上。

  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10年时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将翻番,这被不少学者解读为中国的“收入倍增计划”。据专家分析,居民收入倍增,人均G D P也会同步倍增达到8000美元左右。如果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10年后中国人均G D P在全世界的排名能达到80位左右,将由现在的中等收入国家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事实上,自去年开始,关于“国民收入倍增”的讨论就没有间断,其中日本走过的历程被反复提及。1960年,日本开始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把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在全民收入增长上,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更倾向于提高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1961年至197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0%,而劳动报酬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实现了经济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从中国的国民收入构成来看,由于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增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大于居民收入增幅,所以更加准确地说,中国需要的是“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目前,居民收入占G D P的比重已经降至历史低点;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支出占G D P的比重持续下滑,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其他“金砖国家”。如果居民收入增长过慢,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则无从谈起,消费这驾马车也难以对经济产生应有的拉动力。

  再反观日本的经验,其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消费产生了强大的刺激作用。在计划实施的10多年时间里,日本形成了约1亿人口的中产阶层。而中产阶层背后所蕴藏的正是耐用消费品的巨大市场,日本家庭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普及率由此超过90%。

  有机构分析,中国如果成功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将引爆未来内需消费:一是在消费总量上,随着由劳动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有更多的钱来消费,零售业繁荣,内需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二是在消费结构上,食品饮料、衣着服饰等必须消费品占国民收入支出的比重将逐渐降低,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耐用品、丰富居民生活的文化娱乐消费的比重将逐渐提升。

  如何使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部分还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不论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还是带动需求结构进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收入倍增”都与整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大主题密切相关。白田田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五问不让记者“乱问”的审计局长
下一篇:3月31日:达赖喇嘛逃亡印度 大陆首座核电站方案获批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最新更新
[财政厅]财政部2011年部门预算
[政策法规]关于印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
[政策法规]关于确认中共中央党校收入收缴管理制度
[时政要闻]袁纯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煤炭资
[时政要闻]汪洋:严肃查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发生的
[时政要闻]国务院将派八个督查组到各地督查房价调
[时政要闻]重庆女黑老大被引渡回国 她15年建起小姐
[时政要闻]“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疆为长远发展和稳
[时政要闻]央视曝光高速公路收费乱象:部分收费期限
[时政要闻]鲁炜出任北京市副市长 称“第一个角色是
[时政要闻]中央领导号召读书 全民读书:公务员岂能
[财经新闻]楼市调控,下一步落子何处
[财经新闻]时隔三月PMI再度上行 反映经济增长“有
[财经新闻]二季度A股红盘开局 沪深股指缩量反弹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