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首都圈”打造“大北京” 开启京冀“同城”时代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25日 双击滚屏
      近期,北京、河北分别披露了加速建设“首都圈”的具体规划,引发众多关注,从而宣告“首都圈”概念正式从概念设想进入规划实施阶段。

  “首都圈”打造“大北京”

  11月7日,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史利国在“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北京市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北京城铁将向河北延伸1100公里,“首都圈”经济建设将成为规划里占比很大的内容。

  “首都圈”也称“环首都经济圈”,包括环绕北京的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4个地级市以及涿州市、涞水县等13个县市。这些城市群首尾相连,全长999.5公里,面积达到27060平方公里。京冀将用3到5年时间,实现打造“环首都经济圈”的目标。

  11月11日,河北省邀请专家学者,就“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方案征集意见。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表示,河北将把“环首都经济圈”定位为“发展特区”,对这个特区,“将给予比深圳更优惠的政策”。针对北京生活成本高、住房紧张的状况,该区域计划重点建设以住房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宜居生活基地,吸引首都居民购房置业。还提出将建设总计13万套以廉租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为北京高层次人才到河北创业生活提供服务。在社会保障方面,双方将共同推动建立京冀两地之间医保无障碍转移及就诊报销互认制度,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河北将在经济圈内地级市城市周边10公里范围内、县城周边5公里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拆迁重建,将农业人口全部转化为城市人口,迁入城市社区。此范围外的农村也将全部重新规划,建立中心村,生活品质向城市看齐。

  赵勇表示,今年年底,“环首都经济圈”将首先实现电话区号变更,全部与北京一致为010开头。一到两年内,通过高铁、轻轨、地铁、高速公路等立体交通设施建设,建成名副其实的半小时经济圈。他预测,两到三年内,京冀将进入“同城”时代。

      京冀合力实现互补双赢

  北京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赵弘表示,北京城市辐射力所及的京津冀、环渤海区域发展相对滞后,与世界城市腹地相比差距很大。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迫切需要推进“首都圈”建设,提升区域体系的支撑作用。同时,河北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达的优势,获取足够的技术研发支撑、金融支撑、文化创意支撑。

  目前,北京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日益严重,北京已提出CBD东扩等解决办法,分散首都功能势在必行。河北省作为京畿大省,多年对京津资源、能源、生态乃至政治“服务”,以及首都巨大的“虹吸”效应,曾造成该省一个“环京贫困带”。河北现在将通过这些环京“特区”,打造承接首都产业和功能转移的平台,承接北京“虹吸”之后的“溢出”效应,迅速提升发展水平,为河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增添活力和动力。

  赵勇认为,综观世界各国,首都经济圈在国家区域经济中通常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例如韩国首尔经济圈占到了经济总量的67%。北京这个首都经济圈只占整个国家经济总量的10%,发展潜力巨大。环渤海区域是中国未来50年的一个经济增长极。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可以进一步放大首都的优势和辐射效应,推动京津冀发展水平的大幅跃升。

  协作机制正在形成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合作在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双重作用下,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一个“圈”时代的来临,京津冀都市群、环渤海经济区、环京省市区,乃至整个华北或将产生连锁效应。目前京冀两地就建设“首都圈”达成广泛共识,认为“冀京合作翻开了崭新一页”。

  赵勇表示,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突破,将是两地下一步将要共同突破的。京津冀有意建立一个协作机制,在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实现互通,建立互动协调共赢的体制。

  赵弘表示,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大效应在发挥重要作用,一是极化效益,其作用结果会使生产要素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二是扩散效益,其作用是促使生产要素向低梯度地区扩散。首都经济圈建设过程中,要防止极化效应增强,减缓企业、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向京津地区聚集,以免京津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刘明鑫 陈振凯 李一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朝韩炮击引发国际媒体四大猜想和预测
下一篇:高楼起火如何在逃生中避免烧伤?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关于公布2009年度第二批2010年度第一批
[发改委]多地加油站超价或变相超价销售柴油被查
[时政要闻]矿征办窝案腐败生态链:一人被处理百余人
[时政要闻]高校频发腐败案 如何治理“精英硕鼠 ”
[时政要闻]25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举行例行记者会
[时政要闻]问题种苗致海南五千亩西瓜绝收 省委书记
[时政要闻]人民日报:向内幕交易坚决说“不”
[时政要闻]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规定》 明确检察机
[时政要闻]湖南耒阳矿征办窝案内幕:领导班子开会集
[时政要闻]吉林某政府网雷人调查:仅有满意和非常满
[时政要闻]管好“县官”让执政治国更给力
[时政要闻]质检总局拟删除公民回国须检艾滋规定
[时政要闻]从婚姻法解释看中国式离婚:防婚变分财产
[时政要闻]关注弱势群体,要先学会尊重弱势群体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