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货币供应高增长 未必带来高通胀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过快的货币投放会导致未来剧烈通胀,正成为人们在经济触底后新的担忧。但基于我国高储蓄率的现状和历史经验来看,货币供应的高增长未必会导致高通胀。而且,在我国经济尚未真正企稳的形势下,通缩压力依然存在,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仍需保持。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今年前5个月,我国M2增速分别达18.8%、20.4%、25.5%、26%和25.7%,增幅屡次超过20%的现象实为2004年以来所罕见。与此同时,M1增速不仅远低于同期M2,也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同期水平。这反映出,很大一部分货币增量以定期存款的形式沉淀于银行系统,而未及时注入到实体经济中。根据历史经验,M2增长率高于M1往往出现在国民经济紧缩、货币政策刺激作用趋弱之时,因此高通胀之忧为时过早。

  而且,在我国高储蓄的特殊环境下,高达50%的储蓄率是高增长的货币供应未必导致高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货币供应主要来自企业和居民存款,M2构成中有90%多是存款,这种基于国民储蓄的货币供应增长对物价的影响是中性的。通俗一点来说,相当于每笔货币供给先被储蓄打了个对折,剩余部分被用于企业和政府支出以及进出口贸易,最后部分才影响到居民的“菜篮子”,因此其影响力自然被大大削弱。

  从历史数据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最充足的两个时期分别是1996年1-12月和2003年5-11月,其时M2增速分别维持在25%以上和20%以上。

  由于货币供应对物价影响有1年左右的时滞,分别看这两个时期12个月之后的情况:1998年和1999年两年是通缩最严重的时期,有22个月CPI呈负增长;2005-2006年,经济高速增长,但有21个月CPI涨幅在2%以内。

  反观我国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胀,货币供应均非主因。1993-1995年发生的两位数的严重通胀,是特殊历史时期下打破价格双轨制和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所引发的;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通胀则是国内肉类供给减少和国外粮食、能源、资源品价格暴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际上,引发未来通胀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国内粮食、肉类等农产品和煤炭、铁矿等资源品的价格走势;因美元泛滥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可能性;国内石油、电信等垄断领域和水、电等公共事业领域的价格改革引发CPI上涨的风险。

  诚然,高额货币投放会导致投资品价格上涨、信贷风险聚集,但我们更应注意到,规模的货币增长一般是应对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的政策行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风险,国家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仍要围绕这一问题来制定。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对于目前已经出现的通胀预期,货币政策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有必要未雨绸缪,适时微调,合理引导这种预期,避免资产价格泡沫恶化和其他严重经济问题的出现。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
上一篇:资产型通胀无近忧有远虑 宽松政策或微调
下一篇:央行正回购利率再涨5基点 货币利率告别1%时代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青海省中小企业项目库入库及资金需求登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最新更新
[时政要闻]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不得将国资用于对外投
[青海新闻]第二届《大美青海》明信片摄影精品征集
[青海新闻]南京至西宁今夏旅游包机首航 南京游客踏
[经济动态]青海省40名省级干部与43个贫困户结成帮
[经济动态]青海省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取得阶段
[经济动态]这个创业园有活力 一亩地经济产值超600
[经济动态]关注民生 规划先行 开发性金融支持循化
[经济动态]青海省政协调研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
[经济动态]以商招商 青海省积极开展异地在青商会建
[时政要闻]CPI降幅收窄通胀压力增大 适度宽松何去
[时政要闻]樊纲:后危机时代的五个趋势 
[时政要闻]专家:货币政策已微调 降息周期或结束 
[时政要闻]完善调控政策 力争经济稳步复苏
[时政要闻]贺国强考察甘肃时强调企业要增强竞争力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