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煤矿安全治理紧紧“捆绑”的煤层气产业,在发展非常规能源的呼声中蹒跚前进:晋煤12万千瓦煤层气发电站投产,西气东输煤层气管道投产,首个世行贷款煤层气液化项目奠基……
但问题的复杂程度也超乎想象:煤炭和煤层气矿权重叠的问题没有解决之道,地方煤企与专业煤层气开发的央企之间矛盾丛生,各类资料中提到的储量数据并不准确,2010年抽采目标从100亿立方米降至65亿立方米……
分析人士指出,产业发展难达预期的背后,是相关利益方的口水战不断和市场在法律框架内外的明争暗战,煤层气产业亟需新的政策“突破口”和依据来平息市场矛盾。
气权之争
“将煤层气开发交给专业的煤层气公司去做,是美国、加拿大等成熟国家通用的方法,因为专业开发需要技术的积累。”中联煤层气公司相关人士说,“这有利于煤炭企业和煤层气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特别是煤炭区块相对较小,由专业煤层气公司统一协调比较有效。”
“就算地面抽采交给专业的煤层气公司去做,也只能采出50%的气,剩下的还不是要交给煤炭企业做井下抽采,为什么不全都交给煤炭公司做呢?”一位煤炭行业内人士说。他抱怨在一些区块,煤层气企业圈占资源,盲目压裂煤层,形成地面“井管森林”,给地下煤炭开采造成了经济损失甚至安全隐患。
为鼓励煤层气开发,去年4月国土资源部曾下发《关于加强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有关煤炭和瓦斯矿权重叠问题的双方应进行协商,但目前看来似乎尚没有成果。
虽然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早就达成一致,煤矿和煤层气采矿权应该统一设置,但如何处理已存在的矿权双重设置问题,目前的政策仍然看不出端倪。晋煤与中石油之间的合作问题仍然待解;而拥有全国最大煤层气开发井群的晋煤集团沁水蓝焰煤层气公司却没有煤层气采矿权,并被要求取缔。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的最新《山西省煤层气、油气矿业权登记基本情况表》上看到,山西的煤层气区块已经全部登记完,38个区块中,中石油拥有19个区块,中联公司拥有12个,中石化拥有4个,其他公司拥有3个。
很明显,当地的煤炭企业无一取得了煤层气矿业权,但确实有很多公司在打井采气。但煤炭企业也有一肚子委屈:我们正常治理瓦斯,所产煤层气也惠及当地居民,做得很好,为什么不让做?
在我国,煤层气属于国家一级管理矿种,由国土资源部管理,而大部分煤炭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又由所在地方政府管理。中联公司董事长孙茂远建议,应采取采矿许可统一配套制度,中央政府部门统一管理煤炭、煤层气矿业权,确保不出现新的大规模重叠区;在煤炭和煤层气资源都优良的部分区域,允许同时设置煤炭和煤层气矿业权,鼓励两个矿权人合作,煤层气专业公司开采煤层气,同时兼顾后续煤炭作业,煤炭企业提供已有资料,配合煤层气抽采作业。
分析人士指出,成功的合作并不容易达到,煤炭企业和非煤的煤层气公司都试图争取煤层气开发的权利。
对于煤炭公司来说,先采气后采煤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必不可少的工作,煤炭公司有动力抽采煤层气,并顾及后续煤炭开发。但在大规模开发利用煤层气方面,由于经济效益与开采煤炭相差太大,煤炭企业没有动力为此做巨大投入。
对于非煤的煤层气公司来说,更有动力和能力推动统一开发和大规模利用,却也不可避免出现圈占资源、待价而沽甚至以此与煤炭企业讨价还价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