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提示]新华网是广大网民知天下事、评天下事的平台。新华网时政部推出“网民论政”栏目,汇集广大网民对当前时政领域的热点事件、人物、现象的经典看法,供大家分享。
(2010年5月10日 总第235期)
7成受访者认为官员“恐惧”网络 称系社会进步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民主参与度、信息公开度越来越高,仿佛一切都被置于放大镜下。据了解,不少官员有很多怕,但最恐惧的是网络。最近,一些地方官员向人民论坛记者反映,现在地方许多干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恐惧”心理,担心个人信息、工作疏漏或违规行为会被网络曝光而一发不可收拾。>>>详细
顶针板:怕影响“前途”,还是“钱途”?若心中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什么途都不会怕。
止风:人应有所畏惧,中国官员缺少畏惧,缺少监督,在不怕点什么,就生态失衡了,结果可想而知。
luofai:怕的是网后的惩处。官员如果不做亏心事,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多为百姓做实事,网络起到的是正面宣传的作用了。

近日全国蔬菜价格连续回落,但主要是叶类菜和茄果类蔬菜价格下降,大蒜、生姜、洋葱等蔬菜价格仍呈稳中微涨走势。(资料图片)
谁给"高烧"不退的菜价打一剂"退烧针"?
五一刚过,全国各地掀起新一轮菜价上涨的“旋风”,白菜价格直逼肉价。包括粮、油、蔬菜、煤气等在内的生活必需品,近段时间里都不同程度地涨价,不少经常在外吃饭的白领感觉到,快餐价格似乎也在不断上涨,目前在各大快餐店已很难找到10元以下的快餐了。我们的“菜篮子”为何越拎越沉?有人把绝大多数责任推给了老天爷。难道只是坏天气压沉了“菜篮子”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菜价,管理部门在这一过程中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给菜价打一剂“退烧针”? >>>详细
青春之光:前段时间南方旱情严重,菜成本提高了,其价格上去是很正常的,但是相信现在旱情已经缓解,菜的价格也会很快降下来的,这也是市场规律的体现。
咋了:按照以往的经验,开春天气越来越暖和,本地蔬菜陆续上市,蔬菜价格会慢慢回落,但前阵子南方持续阴雨天气,蔬菜肯定会减产,价格一下子就又上去了。
话不在多:近来青菜涨价较快,价格较高,让人们难以接受。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前几天,猪肉价格坐上了过山车,一个俯冲冲到了低谷。为此,老农们养猪已成了赔本的买卖。可是,猪肉的价格并没有止步,续继有下跌的趋势。猪肉离奇得贱,老农们养猪处在亏损线上。
浣纱西湖:面对菜价接连上涨,管理部门应尽快建立城乡低收入者补贴机制,使其生活质量不因涨价而下降太多,同时还要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保护农民的利益。

5月6日,安徽省含山县陶厂镇关镇小学的留守孩子展示他们共同制作的母亲节巨型贺卡。当日,安徽省含山县陶厂镇关镇小学开展母亲节感恩教育活动。该校的留守孩子用红手印在纸上染制成一朵巨大的红色康乃馨图案,制成了一张巨型贺卡,向在外打工的妈妈表达母亲节的问候和祝福。新华社发(程千俊 摄)
母亲节,不止要赞美,更要让母亲更幸福
母亲在母亲节需要的仅仅是赞美,仅仅是褒扬吗?中国的妇女总是以特别能容忍的面貌示人,她们处处以苦修者的状态,牺牲自我来顾全家庭其他成员——如牛马般劳作,污垢的面庞,蓬乱的头发,弯曲的脊背,背着家人吃残汤剩饭……这些画面一次次的将我们感动的稀里哗啦的。一次次的赞美构成了我们对母亲的理解,赞美不应该集中在母亲节,每一天都是母亲节。 >>>详细
观聊:母亲节,不止要在一年当中的仅此一天赞美,更要365天感恩!
刘力:母亲节的真正意义并不局限于母亲节这一天,亲情表达不在于钱物多少,也不在于千言万语,更不在于“痴情相守”;而在于那份心意,在于日常的“心有母亲一点通”。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一声问候、一封家书等,都是母亲最亲情、最美丽的礼物。我觉得,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有空常回家看看,多陪陪母亲,多帮帮她做点家务,就是最好的礼品。
sudan25:看着那个母亲节倒计时,脑海里浮想起小时候那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每天早上妈妈都要给我梳两个长长的马尾辫,把我打份得漂漂亮亮的去上学,直到上了大学,假期回家我都习惯的要妈妈给我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