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两翼”17个区县“农户万元增收”情况汇报。会议提出,万元增收工程开局良好,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全市农业实现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确保95%的农户未来3年增收一万元。
市长黄奇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市委副书记张轩等参加或列席了会议。
“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启动后,广大农民拍手称赞,各地决心大,干劲足,措施实,势头好
会上,市农委主任夏祖相汇报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总体情况及下一步工作重点,渝东南、渝东北17个区县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进展情况。黄奇帆、陈光国、马正其、范照兵、刘光磊等作了发言。
“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启动后,社会各方面积极响应,广大农民拍手称赞,各地决心大,干劲足,措施实,势头好。全市宣传、规划、项目落实到户,启动建设示范乡镇124个,示范村4200个,示范户19.7万户,各地基本做到了家家户户有项目,男女老少齐上阵,各家各户见行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发展,产销对接有序进行,以林下经济为重点,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商对接、基地建设、展会推介和市场建设;良种、科技、培训整体推进,全程服务得到加强,组建了由28位首席专家领衔的108名高级专家团队,派遣科技特派员727名,编写了“傻瓜技术”书籍;财政、金融、社会多方投入,扶持政策逐级落实;方式、方法、机制加快转变,农村工作实现创新。上半年,“两翼”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19元,同比增长15.32%,较上年同期高4.08个百分点。
无论是发展鸡鸭、牛羊还是马铃薯,都不能局限在3000多万人口的重庆市场上,像唱卡拉OK一样“自拉自唱”
黄奇帆说,“两翼”农户增收工程正波澜壮阔地推进,宣传、规划工作到位,各区县增收项目落实到户,注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财政投入和金融参与力度都较大,体制和机制的调整也同步进行,成绩令人振奋。
黄奇帆说,推动“两翼”农户增收,不仅要靠政策、靠投入、靠技术,还要靠开放、靠市场。下一步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开放力度。农产品的流通体系也是全球化的,重庆的土鸡、土豆,如果能够与跨国经营的畜牧公司、快餐店和超市等合作,就能卖得多、卖得远。无论是发展鸡鸭、牛羊还是马铃薯,都不能局限在3000多万人口的重庆市场上,像唱卡拉OK一样“自拉自唱”,要与正大集团等区域级、世界级大公司合作,借此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这方面,农委、外经贸委要组织“两翼”特色农业项目的专题招商。二是既要明晰农业微观产权,又要借助宏观金融力量,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年内,全市农民的承包地、林地和宅基地将全部确权到位,这为金融机构开展面向农民的融资业务提供了条件,也将增加农民的财富。重庆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和三峡银行等本土银行责无旁贷,要积极参与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等试点。此外,我市推出的发展微型企业的优惠政策,也要覆盖农村,帮扶、鼓励有胆识的农民创业。三是刚刚启动的户籍制度改革,在让农民工获得城市户口的同时,也将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各区县要统筹考虑,将其与万元增收工程一起推进。
陈光国说,在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同时,要抓好六个方面的配套改革:实现承包地、林地和宅基地“三权到户”,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以良种繁育为基础的农产品结构优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推进以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牵头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健全农商对接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让农产品走向大市场;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业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