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 题:未来十年,教改如何回应百姓期待?——相关人士点评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大看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历时一年半、数十次易稿,关系中国教育未来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28日终于向社会公布。
征求意见稿有哪些条文值得关注和期待?还有哪些内容需要完善?“新华视点”记者在第一时间走访了专家、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等相关人士。
看点一:学前教育纳入规划 破解城乡“入园难”
[条文摘录]“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背景]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长期制约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
[点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贺乐凡:征求意见稿充分体现了加快解决“入园难”问题的决心,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是难点,必须从改变农村学前教育理念和强化教学力量两方面来改善现状。
北京学生家长付婷婷:对发展幼儿园的重视和规范收费,这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
看点二:缩小校际差距 解决择校难题
[条文摘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背景]近年来,择校风盛行对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太少。除了校际差距这个最直接的原因外,升学竞争和就业压力、盲从心理和攀比心态都导致了择校现象的加剧。
[点评]浙江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校长叶莎:相关措施很有针对性,学校与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名校为弱校培训教师,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平民化、普及化,让属地就学落到实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够上得了好学校。